媽的又不是保家衛國,對外戰爭是為了讓日子過得更滋潤的,可反倒要吃苦那還不如不打
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了,就在明美宣戰那幾天,朝廷在長沙府和濟南府這一南一北兩地進行了配給制試點施行,結果被引得輪番吐槽和叫苦。
消息走露后,大量市民爭先恐后地去搶購商品,各種商鋪前都排起了長龍,眾多投機商也聞風而動,差點就攪亂了市場秩序。
這便是朝廷決定暫緩實施配給制的直接原因。
周長風當時正隨陸戰一旅搭乘朱雀號前往泗水,專心致志地關注敵軍動向,自然沒余暇留意國內的事。
聽完朱泠婧的話以后,他無可奈何地“嘖”了一下,嘆道“這叫什么來著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
“跟國事沾邊的就沒容易的。”
“難辦哦,陛下,看來只能循序漸進一點點推進了。”
“正是如此。”說著,朱泠婧指了指御案桌角的一道題本。
周長風伸手將之拿起,翻看了起來。
首先,朝廷要專門成立一個臨時機構來統籌規劃管理戰時市場調控和配給制,這個委員會叫作“經略調控會”。
其次,有針對性的宣傳工作必須盡快開始,讓民眾意識到戰爭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總體戰下絕無置身事外之人。
接著,在各大州府施行配給制,第一批被列入憑票購買商品的是糖類、肉類、燃油、火柴、煤氣、綢布、化纖這七大類物資。
食用油、大米、面粉、木炭、香煙等等商品則被列入加稅的類別暫不管控,但要加價,由此出現了油餉、米餉、炭餉等等新名詞。
隨著戰事的推進,這些目前只加稅的商品在未來也會逐漸變為憑票購買。
這樣循序漸進而非剛開始就一刀切,讓民眾在心理上更好接受一些。
同時,各地的州警、府警要嚴懲投機倒把的商販,大力打擊必然出現的黑市交易。
不錯不錯,這才有總體戰的樣子嘛。
“呼,好事。”周長風輕舒了一口氣,“大國相爭肯定不會輕易結束,往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好了,不講此事了。你是回來述職的,說與我來聽聽。”
“是。”
盡管朱泠婧知道自己不過是占了時代的紅利,但現如今大明的一系列戰事進展之順暢仍然讓人喜不自勝,說不自矜那肯定是騙人的。
大明,天下無敵啊
“最初在外線野戰時的交戰情況比較樂觀,二十七師在我軍強大海空火力支援下給予敵六師重創,澳軍表現得很堅韌,但也承受了大量傷亡,在這個階段,交換比超過三比一。”
“城市戰階段,因為復雜地形嚴重限制,大大縮小了敵我雙方的差距,我軍海空火力優勢被顯著削減了,這時候交換比就減少到了不足二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