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澳軍一線陣地不足百米的距離上,坦克們用火炮與機槍交替開火,嘗試摧毀敵方反坦克炮,而步兵們則從后邊沖了出來,徑直發起沖擊。
“二班三班,上”
“愣著做什么機槍拎上,走”
守軍火力孱弱而凌亂,所以明軍士兵們并沒有采用交替掩護躍進,而是直接以疏開隊形一擁而上。
當數十名官兵突入到僅剩三、四十米的距離時,雙方都已經能夠清晰的看到對方的表情。
這時,布倫輕機槍和恩菲爾德步槍又響了起來。
“噠噠噠噠”的槍聲中,澳軍士兵略顯凌亂的射擊讓沖在最前面的明軍士兵接二連三地中彈撲倒在地,后邊的其他人也迅速跟著一齊臥倒。
隨后他們便伏在地上投擲手榴彈,一時間有十幾枚被扔進了當面的塹壕中。
連續不停的悶響炸得壕溝中泥漿翻滾,手榴彈的爆炸讓這一段塹壕中破片橫飛,不知道多少人被破片撂倒,亦或是被沖擊波震懵了。
這兒唯二的兩挺布倫輕機槍也全部啞火,因為這兩個輕機槍小組被明軍視作眼中釘,故而落下了最多的手榴彈。
七葷八素的阿普頓少尉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紅著眼睛,有些抓狂地吼道“不要發呆他們來了”
爆炸的硝煙還未消散,一個個身影就已經沖到了眼前。
突入陣地的明軍步兵使用各種武器猛烈開火,將稀亂的澳軍士兵們射殺在破敗不堪的壕溝中。
“砰砰”
在跑過一處拐角時,踉踉蹌蹌的阿普頓少尉用左輪手槍連開幾槍打倒了一名正在給自動槍換彈的明軍士兵。
但下一秒他就感到自己的后背被狠狠地重錘了幾下,緊接著身體就像是被抽空了能量似的,無力地癱倒在地。
就在他倒在泥濘中的時候,一名拎著式半自動步槍的下士從他的身上跨過。
虎背熊腰的下士俯身檢查了一下那個被打到的同班同袍,隨后搖頭嘆了一聲,繼續跟其他人一起向塹壕深處走去
由于這幾天都斷斷續續的下著雨,明澳兩軍官兵大都渾身濕漉漉的,滿身泥漿臟兮兮的。
澳軍第8步兵師的戰線處在崩潰邊緣,一開始他們布置了三道防線,并將八處高地設為支撐點。
現在前兩道防線早已被明軍攻占,僅剩最后一道岌岌可危的防線,八處高地也只有121高地和165高地還在掌控中。
如果說之前幾天明軍的進攻都顯得不緊不慢,那么今日的總攻就是風格迥異的兇猛,像迎面沖來的驚濤駭浪一般無可阻擋。
總攻的發起時機正應該是這種敵軍已然陷入疲態與頹勢的時候。
在周長風看來,此刻最好在整條戰線上展開進攻,集中火力和裝甲單位施加于一到兩個主攻方向,其余輔攻和佯攻發現雖然只投入少量兵力,但同樣應該想方設法的營造出規模浩大的陣勢。
在妨礙、混淆敵方判斷的同時,亦能在心理上予以沉重壓力。
強弩之末難透堅冰不不不,當面之殘敵不過是即將消融的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