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師在今年年中的爪哇戰役中就被明軍重創,后來撤回澳洲本土補員休整,如今被基本殲滅。
師長弗農少將身負重傷,在醫療條件匱乏的撤退途中根本得不到有效治療,不治身亡。
虛眩行動第二階段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此次作戰中,不考慮托雷斯海峽海戰的話,明軍參戰部隊統共殲滅澳軍一萬二千余人,其中斃傷數字占據大多數,俘虜只有五千余人,而且基本都是非戰斗人員。
作為孤立無援的防守方,澳軍的傷亡比例很高,幾乎達到了一比一,六千余傷亡官兵中有半數死亡。
另外還有二千多殘敵向西北方向分散突圍,遁逃進了巴布亞半島遍布叢林的坎坷山巒中。
明軍的傷亡也不小,戰斗傷亡為4565人,其中陣亡、不治、病故一共為1183人,另外還有大量因為瘧疾和登革熱引發的非戰斗減員,達5105人之巨。
好在戰前準備充分,預料到這多半會是一場苦戰,三十七師預先準備了一〇九團前來增援,所以沒有全靠十三師和陸戰一旅。
相對來說,這次的總傷亡比達爾文之戰更大,但因為有援軍輪換所以并未讓各部隊傷筋動骨。
高烈度交戰讓戰利品變得稀缺,明軍的繳獲寥寥無幾,只有9門可修復使用的身管火炮、16輛裝甲載具、35輛卡車和越野車。
但是往樂觀些考慮,最大的戰利品就是莫爾茲比城區沒有遭到太大損失,碼頭設施也大體完好,不像達爾文那樣基本化作廢墟。
陸遜號兩棲指揮艦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多次出現的混亂和失誤讓周長風很不滿,干脆把指揮部移到了岸上,這讓全艦上下非常羞愧。
因此戰役結束后,周某人還下達了一項別具一格的懲處指示
接下來半個月,陸遜號的伙食指標和陸軍看齊,軍官膽敢開小灶者重罰,節省下來的豐富食材給傷病員。
這樣的懲處真是聞所未聞,直接導致習慣了海軍伙食的全艦官兵哭爹喊娘。
陸軍的二等駐地伙食標準占領維安狀態是每天一斤大米或面粉、五兩土豆或紅薯、二兩肉、一斤蔬菜、十五克鹽、十克糖、三克茶葉、十支香煙或等量煙草、二百五十毫升啤酒或一百毫升葡萄酒、五十克雞蛋或雞蛋粉、五克煉乳、一百毫升豆漿。
配圖
這看似已經很豐富了,但和海軍伙食標準相比仍舊相形見絀,由奢入儉難,對于陸遜號官兵來說這樣的懲處實在是痛苦。
“還是有不少人在心態上處在一種松懈的狀態,不重視自己的職責,具體是誰我懶得管,你們自個做內部檢討。這次是初次上陣,情有可原,不嚴懲,下一次當心斃了祭旗。”
周某人的信譽一向都不錯,沒人敢把他的話當玩笑,要是真吃了花生米都沒地方說理去。
莫爾茲比的順利奪取是大明南征之路上里程碑意義的一步,由此,澳洲兵團終于擁有了攻略澳洲大陸的前進基地。
身處泗水的龐令啟發來了賀電,并表示三十七師即日起登船起運,前來莫爾茲比替換傷亡頗大的十三師。
在當明澳兩軍于莫爾茲比廝殺時,列克星敦號在那期間遭到了四輪b17機群的空襲。
不過水平轟炸精度本就不高,并且b17機群又會遭到明軍戰斗機的攔截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