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機遇窗口期很短暫,美軍肯定也在盤算權衡,太平洋艦隊隨時可能再次啟程。
既然莫爾茲比的碼頭設施沒有多大損失,很快就能投入使用,那么就得盡快敲定是否要登陸凱恩斯和湯斯維爾。
文華殿議事廳又一次迎來了閣臣和軍部大佬齊聚的情況,暖氣讓寬敞的廳堂暖洋洋的,不少人的臉都看上去紅潤多了。
對于其他人的意見,宋仲楷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
“登陸凱城或湯城是有大用的,這是個很強烈的信號,美國人不可能穩得住。”
攻敵之必救、擊敵之援兵,眼下已經攻占了莫爾茲比,那么完全可以順勢進攻澳洲東北部。
新上任的陸軍都督是中將劉克楷,表字約正,這是一名雷厲風行的中年人,是上一代略陽伯的表兄,很有長遠眼光,可是脾氣不好。
略陽伯是李來亨的封爵,當年順軍殘部改編為忠貞營以后聯明抗清,不過眾所周知南明那一群窩里斗的蟲豸內亂不休,指望他們同心戮力是奢望,真抗清還得看我世祖皇帝。
他非常篤定地說“跟達爾文、莫城這種孤立的圍攻不一樣,凱城、湯城都有鐵路連通,背靠山脈,能源源不斷得到補充,想攻打下來的難度相當大。”
宋仲楷立刻回應道“航母可以空襲沿海鐵路線,很容易就能癱瘓它們。”
“澳洲東部沿海城市都背靠大分水嶺,這山脈不高,平均海拔不及一千公尺,人力畜力能夠設法翻越。在進攻這倆地時,敵軍援兵必然源源不斷。”
“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城,釣魚城也好、君士坦丁堡也罷,到底是會被攻陷的。何況我們所要的是施加軍政壓力,迫使美艦隊主力南下。”
一旁的林羲笑著說道“夏津伯,這可說不準。既然澳軍表現堅強,能夠自行抵御我軍,美國人恐怕是能沉得住氣的。”
美軍將領又不傻,不太可能這么容易就急吼吼地調遣太平洋艦隊支援澳洲,這樣一來就是在拖時間。
拖的越久越不利,目前約克城級三號艦大黃蜂號已經下水了,幾個月的棲裝過后就可交付入役。
更別提之后的建造計劃了,據說下一代標準艦隊航母埃塞克斯級已經完成了第四次修改。
這個月月初的時候,美國國會通過了兩洋海軍法案,撥款82億美元,計劃開工建造18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5艘密蘇里級戰列艦、34艘巡洋艦、112艘驅逐艦、43艘潛艇,以及總噸位達10萬噸的輔助艦艇。
因為依阿華級在面對永樂級時毫無優勢,所以美國人迅速上馬了搭載3座三聯裝457㎜主炮、標準排水量55萬噸的密蘇里級戰列艦。
不過相比起地位日漸低下的戰列艦,一大票埃塞克斯級才更讓人焦慮。
那可是整整十八艘啊
“必須早做決斷,容不得再拖沓了。”
吳維煥基本理解陸海空三軍的爭執矛盾根源,但因為針對澳洲本土的登陸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皇帝和諮政院的一些鷹派議員所希望的,最后恐怕真得硬著頭皮上了。
“衛國公所言極是。”宋仲楷點頭稱是,“占據海空優勢,澳洲兵團三十萬大軍怎么可能拿不下兩座小城”
宋仲楷對登陸澳洲東部的政治需求清楚的不得了,不考慮皇帝,單論那些嘴皮子功夫了得的議員,不知道有多少人翹首以盼,等著借此良機大肆宣揚各自的主張呢。
在他眼中,這些人就是一幫子蠢貨,不懂天文地理、不懂經濟金融、不懂工業建設,某些人甚至連柴米油鹽是什么價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