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島嶼攻防戰的實質;裝甲航母學派
朱泠婧“嗯”了一聲,盯著杯盞中漂浮的茶葉,“追加建造案這些天就該敲定了。”
為了應對美國兩洋海軍法案要建造的繁多戰艦尤其是十八艘埃塞克斯級,大明海軍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劃自己的建造計劃。
這項建造案將會直接決定今后的戰局,乃至左右國家命運,所以無人敢輕易下定論。大明海軍內部各個戰術學派都在爭論,技術部門也參與其中,聲勢很大。
少頃,她抬眸看了一眼周長風,“這樣,你也去旁聽一下,有意見、有想法便直接提,兼聽則明嘛。”
后者點點頭,拱手稱是。
對于他提出的動員百姓大力開掘干船塢、建造船臺的意見,朱泠婧在原則上是認同的。
造船競賽肯定要發揚自身的長處,大明充沛的人力資源就非常適合在這種勞動密集型行業中發揮作用。
陸地船臺的搭建較為簡單方便,船舶下邊預置著滑道,然后在上邊一點點建造船只,最后下水時通過滑道一下子滑入水中。
干船塢三面接陸一面臨水,建造麻煩,開掘的土方量很大,工作時關閉擋水塢門,最后下水時將塢內引入海水使船只慢慢浮起,然后即可打開塢門。
連續打勝仗極大的助長了朝廷的威信,簡單動員上百萬民眾毫無問題,順帶還可以再增發些國債、多印點鈔票。
畢竟動員百姓去挖船塢跟古代征召徭役去挖運河、建長城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土工活。
至于具體該如何最大化發揮人力資源的優勢來在各地開掘干船塢,那就是技術官僚和專業人士的任務了。
鑒于陸軍不情愿放棄主導權和話語權,朱泠婧向周某人提了個問題。
“太平洋這么大,陸軍究竟在其中該發揮何種作用你如何看”
后者的目光左右跳動了一下,略加思索,反問道“陛下您指的是防御策略嗎”
“的確,因為大舉進攻時的登陸戰應該是相仿的,都是陸戰隊同陸軍配合。樂觀來看,今后海戰重創美軍艦隊便會進入一段時日的相持態勢,免不了要戍守島嶼,更別說往壞些考慮了。”
“這樣啊,我明白了。首先臣要強調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任何島嶼都不可能守下來,哪怕堅固如瓦胡島也有攻占的可能性。”
缺乏制海權有兩種情況,要么己方海軍主力已經全軍覆滅,要么是在保存實力、消極避戰。
周長風接著用極為篤定的語氣緩緩說道“這種情況下防守是極難的,群島地區大大小小的島嶼太多了,一旦敵方兵臨城下,一個個都會被孤立,敵方每次都可以以多打少。”
以經典的馬里亞納群島為例,它包括塞班島、關島、天寧島在內的十幾個島嶼,即使是大明也做不到每一個都駐軍幾個師。
在塞班島戰役中,四萬日軍抵抗七萬美軍,雙方兵力相差不到兩倍。
戰役歷史二十四天,美軍以陣亡3426人,負傷10364人的代價斃殺大半日軍,交換比約為一比二,死亡比為一比七。
在天寧島戰役中,九千日軍和三千民兵抵抗五萬余美軍,雙方兵力相差大約四倍。
戰役持續九天,美軍以陣亡328人、負傷1571人的代價斃殺絕大多數日軍,交換比接近一比三,死亡比更是高達一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