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重要的造船基地在葫蘆島州,擁有330船塢1座、300船塢1座、240船塢1座、270船臺2座、244船臺1座。
另外,理論上可建造10萬噸級船只的380米巨型船塢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竣工,預計明年夏季就能投產。
“這樣啊,海軍是在爭論是否給航母甲板鋪設裝甲啊。”
“正是如此。”
一番交流以后,周長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伸手翻了翻面前的那一冊卷宗。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航空母艦作為誕生不過二十載的新銳兵器,其價值直到今年才得到完全證明。
究竟該設計怎么樣的航空母艦來應對接下來的海空大戰將領和專家們分成了好幾派,各執一詞。
設計上的分歧主要在于排水量、防護能力、打擊能力之間的矛盾。
攻防能力的加強會導致尺寸和排水量變大,進而導致越來越少的船臺或干船塢可以承擔建造。
因此如果想讓盡可能同時開工更多的航母,尺寸就必須控制在240之內,這意味著排水量大約受限于2萬噸左右。
但是這個噸級的航母注定無法采用裝甲飛行甲板的設計,否則載機量會少得可憐。
堅持裝甲航母設計方案的一派正是以剛剛這位和周某人交談的老者為首。
“葉老,您有對上回的設計案作修改嗎”一名海軍署官員問道。
這位文職準將、或者說高級技術軍官從身旁的公文包中取出了厚厚的一摞線裝文件,淡淡道“主體結構不變,但對管線布置有所調整,也加強了升降機。”
“飛行甲板裝甲厚度削減了么”
“維持不變,三寸主裝甲,不過那半寸內襯層正考慮刪除。”
裝甲航母派系認為大明的造船能力遜色于美國,故而必須采用強防護能力、高生存率的裝甲飛行甲板。
江南海軍工廠的設計方案中,飛行甲板裝甲厚達96㎜,下邊還有16㎜的低碳鋼內襯層,用于阻擋甲板在遭到猛烈攻擊可能產生的破片。
但是考慮到這樣似乎意義不大,徒增復雜性、浪費工時,于是考慮將之刪除。
三寸
周長風大為驚奇,他記得1000磅穿甲航彈在正常高度投放時的穿甲深度不過七十多毫米來著。
配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