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啊快來人啊”
“過來幫忙救命”
澳軍第4師第16旅團很好的利用這兒起伏不平的地形構筑了大量工事,盡管大半陣地已被明軍海空火力摧毀,但殘余部分依舊壓制住了實戰經驗匱乏的禁衛二師。
實際上由于陣地被破壞得很嚴重,澳軍的機槍火力并不連貫,重機槍陣地和炮兵陣地殘缺不全,各種火力無法形成嚴密的封鎖。
要是換作一支經驗豐富的部隊,現在就會立刻尋找敵軍陣地的薄弱處,然后組織突破分隊積極展開進攻,將敵軍陣地攪和得支離破碎。
然而即使越來越多的后續部隊登陸上岸,禁衛五團三營還是不敢主動進攻,他們選擇釋放煙幕繼續龜縮在灘頭上、躲藏在彈坑中,承受著不斷落下的各種口徑的榴彈。
要是周長風目睹這樣的情景,大概要被禁衛五團這樣的表現氣到跺腳。
一直等到坦克上岸,五團三營官兵似乎才有了主動出擊的勇氣,然而地形坎坷復雜、遍地都是大小彈坑,步坦協同推進亦十分困難。
三個多小時的激戰中,半數坦克被澳軍部署于此的qf2磅反坦克炮擊毀,又或是被地雷炸斷履帶。
只有兩輛坦克比較好的發揮了作用,二者和一百多步兵并肩奮戰,連續撕碎了當面之敵的兩道防線。
這兩輛三八式中型坦克連續擊毀了四門反坦克炮、并以火炮和機槍斃傷了數十敵兵,成功為大部隊打開了一條通路。
與之相比,北邊圣三一灣的禁衛四團一營的境況就要好一些。
澳軍抵抗輕微,數百官兵輕松上岸并完成了戰斗展開。
二營和兩個排的坦克也隨后抵達,團部則緊隨其后上岸,并抓緊時間開設了前線指揮部。
等到中午時分,禁衛四團全團官兵、車輛、火炮都已經登陸,雖然時不時有炮彈落在灘頭,但這兒秩序井然有人引導車輛通行、有人指揮物資卸貨、有人組織傷員急救
當天下午1445,禁衛四團開始強渡巴倫河,打算趕在天黑以前一舉攻占南岸的機場。
澳軍自然也懂得半渡而擊的道理,在此期間對渡河的明軍展開了猛烈的炮擊,并派出了好幾個連級的步兵分隊實施反擊。
敵人的突然發難讓明軍猝不及防,不得不中止強渡,已經過河的官兵都是零零散散的,六十多人分屬三個隊九個排,大部分人連對方的名字都叫不上,只能按照軍銜高低臨時分派職務。
“把機槍放那邊去,挑好位置迫擊炮還剩幾發”
“靠那幫孫賊摸過來了”
實施反擊的澳軍大膽突擊,險些把這股混亂的明軍趕回河里游泳。
好在北岸的大部隊全力幫助,綿密的炮火支援幾乎就沒中斷過。
戰斗從下午打到日落,澳軍在小小的陣地前遺尸數十具也沒能將這幾十人殲滅,最終被迫撤退。
今天去看了〈三大隊〉,但還是熬夜把字碼完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