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張義祿駕駛的飛機艙蓋被破片擊中受損,他的右手胳膊被劃出了一條深深的口子,鮮血不斷涌出。
他一邊拿出急救包為自己包扎一邊喊道“呆瓜,看艦艏浪”
“啊看看不清。”
“拿望遠鏡”
遭受重創的胡蜂號航速銳減,艦艏破開的浪花變得只剩一點。
這時,離宮二隊那十架魚雷機也終于迫近了艦隊。
他們并不打算深入艦隊內部,而是商量好了一起圍攻其中一艘戰列艦,被他們選中的目標是田納西號。
緩慢笨拙的三六式艦雷在技術層面其實跟美國人的tbd蹂躪者相差無幾,只是稍快了一丁點。
但雙方的魚雷性能卻相去甚遠,不同于低劣的k13,明軍制式的三三式航空魚雷綜合來說除了制造成本高昂的缺點以外相當優良。
k13的投放高度不能大于20、速度不能高于200㎞h,而加裝減速穩定木制框架的三三式則可以在至多150、400㎞h的狀況下安全投放。
“不行,長官,狗日的炮火太密了”
“韓小四他們被打著火了”
每一秒都數十發127㎜對空通常彈在機群附近爆炸,這等恐怖的防空火力震撼到了在場的每一名飛行員。
帶隊的離宮二隊隊長猶豫了一下,命令道“打一側就打面前這邊”
他判斷目前這么猛烈的火力無法突破,分成兩路左右夾擊需要消耗額外的時間,還是直接一起攻擊完就跑路吧,減少暴露于炮火中的時間。
然而密集的火力卻顯著影響了無線電通訊的質量,有三架魚雷機沒有聽到命令。
它們仍然嚴格遵循教條,繞向田納西號的左舷。
在此過程中它們遭到了六個方向的防空火力夾擊,三言兩語已經無法描繪這個可怕的場景,只能說它們完全是在熾熱的火網中穿行。
隊長與其余飛行員在這時候已經準備投放魚雷,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幾名注定一去不歸的同袍。
“聽到沒聽到沒”
“娘的快回來”
“到位了,預備放。”
一枚又一枚罩著木制穩定框架的454㎜航空魚雷撲通撲通的從一百多米高的半空中砸進海里,竄向數百米外的田納西號。
丟掉這八百多公斤重的玩意之后,大家只覺得飛機為之一輕,操縱起來也容易多了。
攻擊完成,返航
參戰的18架艦轟一共被擊落7架、10架艦雷一共被擊落5架,而那14架艦驅則要好不少,只在激烈的空戰中損失了4架。
另一端。
在薩拉托加號的艦橋中,心情急切的哈爾西中將正在眺望著遠方天海相接之處。
突擊者號和約克城號放飛的攻擊編隊這時候正好消失在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