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我來,殺”
這時候,見迂回的那個班已經殺入敵陣,在遇伏地的其余明軍也立即起身,吶喊著沖向當面之敵
小小的遭遇戰從開始到結束,一共只持續了大約二十分鐘。
設伏的美軍巡邏隊是第39團級戰斗隊三營a連的一個排,包括排長瓊納斯少尉在內的十七人陣亡,他們聲稱擊殺了二十個敵人。
第39團當天的作戰日志這樣記述
「1610,瓊納斯少尉帶領的巡邏隊發現了一隊中國步兵,并指揮了一場伏擊。這場伏擊是不成功的,敵人在遭到攻擊后立刻采取了有效措施,向巡邏隊進行反擊。瓊納斯少尉被敵人的榴彈發射器殺死,巡邏隊立刻陷入危機。」
「一等兵凱爾被手榴彈擊傷,他撿起陣亡的自動步槍手的勃郎寧自動步槍向靠近的中國步兵射擊,敵人打倒了他,但他費力地爬到了一棵樹旁,繼續用自動步槍射擊,打倒了至少五個敵人,直到敵人的子彈把他殺死。」
明軍在瓜島大舉登陸的情況讓美軍極度警惕,美軍巡邏隊和明軍偵察單位發生遭遇戰的報告接連不斷的涌入指揮部。
情報參謀波特少校判斷有大約五千到六千明軍已經上岸,但實際情況還不得而知。
沃茲華斯上校要求盡快查明敵人的狀況,隨后,一百多個土著偵察兵像靈巧的猴子一樣離開了駐地,一頭扎進了叢林之中。
隨后,雙方小股部隊發生的遭遇戰越來越多。
不過再未出現過較激烈的戰斗,大都是開上幾槍便脫離的零星沖突。
第二天上午,各方情報匯總之后的結果指出,大批明軍正向理查德機場的西邊和南邊行進。
西線明軍距機場已不足八公里,南線明軍還有十三公里。
“機場還要多久才能修復”沃茲華斯上校向副官問道。
他身旁的畢夏普少校舉手敬禮,回答道“長官,大約三個小時,不過他們的船隨時都可以再次炮擊。”
昨天夜里,丁字四十二分艦隊對理查德機場進行了長達三個小時的炮擊,一共發射了168發320㎜炮彈、207發208㎜炮彈、481發128㎜炮彈,將機場跑道炸得猶如月球表面似的。
隨后艦隊掉頭駛離,返回埃斯帕恩斯角附近和運輸船隊匯合。
明軍艦隊的炮擊一停歇,第15戰斗工兵營a連便一擁而上,駕駛著一輛輛推土機去填補那深淺不一的坑洼。
明軍大部隊迫近的消息很快就在美軍官兵之間傳開了,但大家還不知道他們的底細。
結合三營a連那支巡邏隊參戰官兵的切身描述,忐忑不安的情緒縈繞在一線士兵們的心頭。
相比起固守在陣地上等待未知命運的美軍,為準時到位的陸戰一旅上下可謂吃盡了苦頭。
克期必至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實際履行起來何其之難。
二團和炮團沿著海岸線前進,狀況較好,但奉命從南邊進攻艾德森高地的一團卻不得不行軍進入茂密的叢林。
盡管之前在馬來亞和巴布亞積累了充足的叢林作戰經驗,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所羅門群島的威力。
老天爺這鬼地方哪有路啊
士兵們只能用開山刀和工兵鍬一邊開道一邊艱難前進,這樣開辟出來的小徑只能供一人穿過。
跑前跑后的傳令兵只能側著身子、像螃蟹一樣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