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供馱載著輜重的騾馬和動力手推車通行,這些臨時開辟出來的小徑還得二次拓寬。
食品彈藥和重武器的運送困難至極,不斷有士兵被張牙舞爪的樹根和灌木絆倒,手上臉上都是血淋淋的擦傷。
騾馬和動力手推車還經常陷進泥沼中,這時候只能招呼其他人一起費力把它們拽出來。
始料未及的奇怪情況接連不斷,也不知道是不是瓜島的地底下蘊藏著鐵礦石的緣故,指南針有時候會失靈的亂晃。
趕時間的部隊沒有工夫進行大休息,自然也無暇生火做飯,大家只能在小休息的時候匆匆忙忙吃些野戰口糧。
披荊斬棘的行軍讓全體將士筋疲力盡,一團先頭部隊于3月22日中午渡過特魯納河,隨后修建了兩座浮橋以供后續部隊通過。
等抵達目標地點和蟄伏于此的搜索分隊匯合的時候,都已經是夕陽西下之時了,距離發動進攻的時間還剩不到十二個鐘頭。
如今的薛燦在平日里依然保持著四年前那樣嘻哈不正經的作風,但現在不是平日。
部隊已經運動到位,處在目標丘陵以南3㎞的地方,周圍地形趨于平緩,荊棘灌木也少了很多,但高聳的樹木依舊密集。
“報這是搜索隊測繪好的地圖。”
一份手繪地圖被遞到了薛燦面前,團部的軍官們聚在一塊仔細研讀起來。
“好,那就這么著,一營負責左邊,二營負責右邊,排開陣勢擊破敵兩翼陣地,對進夾擊八十號高地。”
“三營留在西南二里處隱蔽待命,一旦前線取得突破,立刻參戰,迅速從缺口殺入直取機場。”
“團步炮隊分配給一營二營,迫炮就在主軸線上挑一處陣地;然后斥候排往東邊繞個大圈,看看能否找機會插到敵人后邊去。”
薛燦確定了進攻部署,幾名參謀馬上開始按照指示進行圖上作業,并且完成了戰術方略圖。
艾德森高地從南往北看由三個小山包組成,南邊是80高地、中間是92高地、北邊是123高地,每一處高地都往兩邊凸出一點,所以整個丘陵看起來呈現為一個拉長的“王”字形。
配圖
以三條橫為基礎,陸戰5團副團長艾德森少校布置了三道防線。
他將丘陵從中間一分二,西邊由二營負責,東邊由三營負責。
明軍官兵因為艾德森高地的神奇地形將其形象的叫作“大王嶺”,但也有人把它稱為“蜈蚣嶺”。
在團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陸戰隊官兵則在爭分奪秒的休息。
晝夜不斷的艱難行軍實在太累人,為了接下來能夠以較充足的體力迎接戰斗,這時候必須盡可能的休息,沒人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然而炊事兵卻還得加班加點的勞作,爐灶車冒出裊裊炊煙,米飯、饅頭、菜湯的香味飄搖數百米,許多蜷縮在地上睡覺的士兵都夢到了美酒佳肴。
“艦隊將于六時整對敵機場和縱深陣地實施炮擊,為避免誤傷,前線區域只有明確用紅黃兩色標記的地方才會炮擊。”
“另外,艦隊火力首先會試射兩次,如果誤傷了咱們,那就要立馬施放藍色發煙彈”
凌晨四點多的時候,海軍聯絡官在跟陸戰一團的團部人員交代最新情況,緊接著,旅部的問詢電訊也發來了。
“旅長問咱們可有意外,有無困難,能否準時進攻”
和衣而臥的薛燦從行軍床上爬了起來,很肯定地答復道“回電,職部較為困乏,狀態一般,但仍可準時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