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布防加緊布防反攻考愛島
海軍的見好就收從客觀來說確實合情合理,畢竟無法指望兩艘航母和一艘輕母去對抗數量兩倍于己方的岸基航空兵和薩拉托加號。
然而這意味著已經登陸考愛島的地面部隊要陷入孤立的境地了。
“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人家身上,海軍說半個月以后來,真就半個月以后來”
“周待詔訓示的對凡事盡量靠自己”
“解散,各干各的去。”
“遵令。”
周長風自然不可能天真的相信海軍所謂的“暫且回避,稍作休整就殺回來”。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出岔子,到時候哪怕海軍在主觀上很想及時趕來,也可能受制于各種意外狀況而推遲。
因此周某人立刻召開了軍官會議,闡明因果,打消部分人的幻想,提醒大家務必做好最壞打算。
在古代,出于抗擊倭寇的需要,大明倒是有著較豐富的抗登陸作戰經驗,不過這畢竟是古典且原始的。
戰術上除按部就班的據守陣地以外,還應組織一定數量的班排級步兵分隊,積極主動的伏擊、夜襲、反向滲透。
正是因為太平洋島嶼攻防戰較為獨特,應該因地制宜的制訂防守辦法。
諸如此類的后世的教條在周長風看來并不完美契合當下的環境,他只能結合自己的切身經驗和歷史上的戰例來撰寫。
但由于戰事不斷,至今也只完成了草稿,這種粗糙未經打磨的東西暫時上不得臺面。
這些教條大多基于大陸地形,擁有充足或至少數十公里的縱深,而且背靠廣袤國土,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和增援。
在過去的幾天,卡威基尼山一線的美軍已經被穩步推進的明軍所擊敗,五百余人被俘,不過仍有大約一百散兵游勇撤入山巒繼續抵抗。
他認定的策略是縱深防御,戰役上消極、戰術上積極。
正因如此,周長風不得不在今年年初開始撰寫抗登陸作戰綱要來彌補這方面的空缺。
可島嶼則不然,不僅縱深有限,而且被茫茫大海所隔絕,難以休整,得不到補給和增援。
除無足輕重的各種槍支外,陸戰隊步兵還繳獲了1型75㎜和2型105㎜榴彈炮各一門,以及兩種炮彈數百發。
「如若敵方成功占領登陸場,并繼續向縱深發展,己方部隊須積極阻止敵方擴張,同時尋找、抓住有利時機,投入預備隊實施堅決反擊,力求將之殲滅」
「典型的抗登陸作戰應當集中優勢兵力,在主要防御方向建立有堅固支撐點的縱深防御體系,周密組織各兵種、各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
然而近數十年來隨著海軍建設蒸蒸日上,并且大明的戰略目標就是南洋,故而抗登陸作戰不怎么受人關注,在四大武備學院的授課內容當中只占極小的篇幅,明軍上下主要在琢磨如何登陸而非抗登陸。
在此期間,幾架重裝炮艇機發揮了巨大作用,相當有效的掩護了地面部隊的推進。
如果己方海軍力量喪失主動出擊的能力,島嶼是守不住的,遲早會失陷,周某人早就下過這樣的結論。
「當敵方展開行動時,須重點打擊登陸工具,堅決抗擊敵方搶灘登陸上岸,力求在這個階段大量殺傷敵方部隊,盡可能在灘頭將之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