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意軍第23步兵師很快敗下陣來,師部相繼失去了與各團各營的聯系,在遭到德軍傘兵的迫擊炮轟擊后被迫單獨撤退,數百名師部人員最后被第3傘兵團的一個連包圍在了城郊的一座山上。
然而駐防維羅納的還有黑衫軍的一個團,下轄兩個營,共一千余人。
這些狂熱分子扼守重要街道與制高點,死戰不退,乃至在個別街道發起反擊,呼喊著“領袖萬歲”和“意大利萬歲”向德軍反復沖擊,一度沖散了德軍傘兵的臨時陣地,遏止了他們的進一步行動。
激戰從晝間持續到夜間,槍炮聲響徹全城,雙方均打得精疲力竭。
天亮以后,星夜馳援而來的裝甲師和摩步師投入到了肅清德軍傘兵的戰斗中。
這時候第1傘兵師已經基本部署到位在拿下機場后,后續部隊很快就陸續運抵了。
兩軍再次展開爭奪戰,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被戰火摧殘得不成樣子。
面對來勢洶洶的意軍坦克和裝甲車,德軍傘兵使用火箭筒與無后坐力炮應戰,一輛輛鋼鐵載具化作熊熊燃燒的廢鋼鐵
爆炸聲與叫喊聲連綿不絕,許多數百年前的建筑被烙印上了密集的彈孔。
第52“都靈”摩步師的一個營奉命奪取一座橋梁,此處爆發的戰斗最為殘酷,北岸的德軍全力堅守,南岸的意軍拼命強攻,雙方互不相讓,乃至連續四次發生血腥的肉搏戰
這座阿迪杰河的古老石橋上停著五、六輛被擊毀的ab40裝甲車和cv35超輕型坦克,烈焰炙烤使油漆崩解熔融,殘骸變得黑不溜秋。
上百具尸體橫七豎八的尸體遍布南北兩岸與石橋之上,匯聚的鮮血順著被炸出的裂縫流淌著滴落入阿迪杰河,以至于肉眼可見河水變成了淡淡的血色。
維羅納的城市象征著名的石雕獅門也在戰斗中被炸塌。
這座高二十幾米米的古羅馬式拱門聳立在街頭好幾個世紀,如今卻被數十發不同口徑的炮彈炸得支離破碎、面目全非。
喬瓦尼梅塞中將指揮他的部下多路并進,正面連續強攻,同時勇敢穿插分割包圍。
兵力有限且缺乏重武器的德軍傘兵部隊勉力堅持一晝夜,傷亡數字直逼三千大關,力不從心,不得不向北撤退進入山區
意大利軍隊的戰斗力長久以來被戲稱為笑話,不過有意思的是意軍在有些時候也能打出不錯的戰例。
歷史上在四二年十二月,當斯大林格勒的蘇軍開始向外發起大規模反擊時,羅馬尼亞、匈牙利仆從軍的防線土崩瓦解,意大利遠征軍面對四倍于己的蘇軍且戰且退,在嚴重缺乏重武器的境況下苦戰一個月之久最后突圍。
其中第52“都靈”摩托化步兵師作為先鋒肩負重任,因為彈藥不足被迫多次展開白刃戰,硬生生的在蘇軍包圍圈上撕開了一條缺口。
當亞平寧半島的戰火燒起來的時候,周長風已經帶著部分考察團成員動身前往巴黎。
“有些山口是真的難啃,你們瞧,哪怕起初的空襲效果這么好,意軍后方通信中斷、調度不通,憑借阿爾卑斯防線的殘余堡壘還是能拖延不少時間。”
“沒錯,總的來說還是很難打的,步兵部隊就算突破以后也沒法合圍,鄙人的看法是意軍兩大兵團能夠堅持半個月,且戰且退順利南撤,但是武器裝備就別想了,八成要折損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