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次的空襲主要由雙引擎中型轟炸機組成,總計362架轟炸機與61架為之護航的戰斗機。
此時此刻,奧地利與匈牙利境內的二十多座機場燈火通明,數以百計的飛機蓄勢待發,盡是一片繁忙之景。
這時候,成群結隊的斯圖卡俯沖轟炸機也飛越了阿爾卑斯山脈,直撲層巒間的目標而去。
在同一時刻,西線與東線各有數十架ju52運輸機拖曳著dfs230突擊滑翔機飛越了邊境線。
數千枚航空炸彈紛紛砸下,在爆炸的火光中,機棚、塔臺、倉庫一個接一個的倒塌,許多飛機來不及起飛就被沖擊波撕得四分五裂。
可以說德國人的突然襲擊是成功的,也確確實實的奏效了。
do217是典型的、根據軍方“我全都要”的過分要求而設計出來的多面手,載彈量達35噸,航彈、魚雷、水雷統統都可以掛載,甚至能夠對目標實施俯沖攻擊。
此舉很大程度上迷惑了意大利人,使之誤以為德國人還未做好準備,可能要到明年春末夏初才會展開進攻。
在此之前戰爭委員會做了周密部署,大張旗鼓的撤銷了幾名將領的職務;連續故意發送各種反饋問題的電訊,抱怨缺乏坦克支援的步兵難以突破筑壘地域。
波河集團軍和威尼斯集團軍的司令部無法得到準確的消息,有消息甚至稱德軍已經出現在了波河南岸,引起了許多人的恐慌。
戰爭第一天,蒙受最大損失的是意大利皇家空軍,大量c200戰斗機與
20轟炸機被擊毀在地面上,初步估計大約有300330架的損失。
白天在混亂之中過去了,直到后半夜,意軍統帥部才大致弄清楚前線狀況如何,并匆忙根據預案做出一系列指示。
10月20日,凌晨302,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納。
“博爾扎諾報告說沒有遭到敵軍主力攻擊,但已確認敵軍偵察部隊的活動。”
“我們沒時間再等待了,立刻出發,不能讓維羅納暴露在風險下”
臨時指揮部中,喬瓦尼梅塞中將當機立斷的下達命令。
茫茫夜色中傳來了坦克引擎的轟鳴聲,第132“白羊座”裝甲師和第52“都靈”摩托化步兵師共三萬余人開始向東北方向的軍事重鎮維羅納行軍。
維羅納,這個名字在拉丁語中意為“極高雅的城市”,莎士比亞筆下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兒。
可就是這么一座城市卻也被稱為意大利的門戶因為毗鄰阿迪杰河、北靠阿爾卑斯山脈、西臨米蘭、東接威尼斯、南通羅馬,所以維羅納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亞平寧半島與歐洲鐵路和公路的主要樞紐也在此地。
德軍第1傘兵師奉命出敵不意的奪占這座城市,切斷交通樞紐、遲滯敵人的增援。
昨天,第3傘兵團最先通過空降和機降部署到位,隨即與當地還摸不著頭腦的意軍展開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