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美軍更為有趣,看不上落后的厄利孔,于是引進了西斯帕諾hs404機炮,然而一直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才解決可靠性問題。
全球化指美國人向英國人購買了法國公司中意大利人設計的機炮。
大明空軍相對務實,仍然仿制了厄利孔,同時自行研發更好的航空機炮。
仿制的厄利孔定型為三八式航空機炮,發射208736㎜系列彈藥。因為彈殼短、發射藥少,這種機炮的初速很低,僅為580s,彈道彎曲,使用六十發彈鼓供彈。
配圖
正因如此,明軍飛行員對這種機炮惡評如潮,普遍認為初速偏慢、彈道彎曲、射程過短、備彈太少,完全不堪用。
他們把三八式航空機炮稱作“撒尿炮”和“投石器”,討厭之情可見一斑。
大明空軍拒絕接收搭載這種機炮的戰斗機,直到被美軍轟炸機攪得焦頭爛額后才匆忙啟用了一批,將之集中起來編為截擊分隊,專用于攔截轟炸機。
他們認為,合格的機炮必須具備至少750s的初速,同時為了提升對重型飛機的毀傷效果,口徑應有所增大,填充不低于15g的裝藥,而且應該盡可能輕,保證泛裝性。
于是乎,受領任務的太原空軍兵工廠組織了一個團隊,他們決定研發一種256㎜口徑的機炮,并將總重量控制在40㎏以內。
可惜該團隊的核心之一因英國人的卑鄙襲擊而不幸殞命,導致項目延誤至少兩個月,不然下個月就能拿出樣品展示。
周長風深知美軍飛機以皮糙肉厚而著稱,他依稀記得大戰后期美軍還有形形又肥又大的戰斗機和轟炸機。
“要重視航炮的開發工作,未雨綢繆,大力搞、認真搞、著重搞,更大的航炮也可以準備琢磨起來了,先做個前期草案吧。”
關秉維點了點頭,拱手道“周待詔所言極是,興許敵人今后會有更大的轟炸機,就像英美二夷轟炸巴庫油田那樣,的確要有更狠的炮才能應對。”
“據說美國搞了種發動機在中間的怪飛機還用上了三十七公厘航炮,倒是蠻有意思,這種大口徑航炮用來打轟炸機恐怕妙不可言啊。”先前那名空軍署官員笑著說道。
眾人興致勃勃的議論了一會,覺得這確實可行。
少頃,奉命前來開會的人陸陸續續都到了。
大家來到一個僻靜的二樓偏間,并不正式的會議就這么開始了。
多時未見的王桓安也到場了,他如今都已升任應天陸軍兵工廠工務處處正,成了一把手。
周長風昨晚撰寫的草稿都被謄錄印刷了十幾份,現在分發給了在場的與會者。
房間中很安靜,眾人都在仔
細瀏覽,只有翻頁的嘩嘩聲。
“都是為了那奏疏有關的部隊想不到周待詔居然這么重視。”有人驚訝道。
“之后幾年,那幾個師是絕對的精銳主力,我們要以最高標準來武裝他們,除非遇到什么不可逾越的困難才可以酌情降低標準。”周長風云淡風輕地回復。
“真是用金子打造的兵馬啊。”一名陸軍署官員脫口而出,但馬上補充道“可也有道理,海島上地方小,兵貴精不貴多。”
若有所思的王垣安沉吟須臾,開口說“這給步兵班用的輕機槍,也許犯不著從頭搞,我廠可以基于三三式來改動。”
“這樣有保障,還能利用現有的生產線。”旁邊有人補充解釋道。
周長風頷首道“這不失為一種辦法,但集思廣益未嘗不可,說不定能蹦出一個絕妙的設計。”
三三式輕機槍空重99㎏,導氣式自動原理,可以更換槍管,實戰證明這是一種很不錯的輕機槍。
它稱不上拔尖,平平無奇,不好不壞,最大的優點大概是它是為數不多能通過苛刻可靠性測試的輕機槍。
王桓安幾人認為,三三式輕機槍已經經受過實戰考驗,基于它進行改動是切實可行的,速度快,而且不用擔心折騰出來個不靠譜的玩意。
而且武漢、廣州、應天陸軍兵工廠都在生產它,有現成的生產線,比較方便轉產。
不過周某人現在應用的是身居高位的領導思維不做選擇,我全都要
“我不喜歡取舍,哪怕遇到巨大阻礙也只能暫時擱置。”他淡淡道“但現在沒有困難,所以要以追求極致為目標,這是戰爭,不適合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