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等人紛紛點頭。
不等天黑,眾人就吃罷晚飯,而后出發。眾人不敢走官道,而是轉向東南,往泊頭而去。
眾人夜行曉宿,走了兩個晚上,天亮時分,到了運河邊的泊頭。
泊頭是運河上的一個碼頭,承平時官舟、客船往返穿梭,甚是繁華。停泊的船通常有十幾艘,多的時候有幾十艘,白帆點點,炊煙梟梟,蔚為壯觀。而現在已經沒有船只的蹤跡,很是蕭條。
定王站在岸邊,眺望運河,突然問道“聽聞孟侍郎是此地人”
站在身旁的方以智一愣神,而后回答“正是。”
定王說的孟侍郎,是刑部侍郎孟兆祥。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孟兆祥負責鎮守正陽門。孟兆祥眼見城破,仰天哭泣,穿戴整齊,面向北方叩頭而拜,在城門下自殺殉國。夫人呂氏隨死。孟兆祥的兒子孟章明,任吏部主事。仆人跑到家中,告知孟兆祥已經為國盡忠。孟章明捶胸頓足,面南叩頭“事情緊急,不能收斂父親遺骸,當相隨于九泉之下。”夫人王氏哭著說“丈夫死于忠孝,我當為之先死。”章明長嘆“如果這樣,我沒有遺憾了”隨之題詩一首“不戀身家不愛錢,行乎患難亦安然,忠臣節婦矢同志,仍結來生未了緣。”孟家的女仆人左氏見主人全家殉難,也自縊身亡。
當初在闖營時,太子聽說了此事,心中非常感慨,向定王吐槽滿朝文武,若再多幾個像孟兆祥一般忠烈的,大明何至于崩塌如此之快
想起太子的話,林旭又是一陣傷感,向身后的陳虎吩咐“我想晚間去祭奠孟侍郎,讓你兄弟去探探路。”陳虎拱手而去。
張家玉小聲道“殿下去祭拜孟侍郎,恐竇將軍他們心生嫌隙啊。”
“無妨,只祭拜不論其他。況且這種事繞也繞不過去。”
吃罷晚飯,趁太陽西垂,陳虎陳豹引路,方以智張家玉陪同,定王來到泊頭鄉間的孟府老宅。
陳豹上去敲門。
不一會,一個年輕人開了門,問道“你們找何人”
方以智上前,“我等孟大人的故人,從京師南下,路過此地,特來祭拜。”
年輕人見來人是讀書人模樣,將門打開,引眾人進去。
宅子不大,正房改成的靈堂還保持原樣。門兩邊掛著挽聯。上聯盛德瞻醇穆,雄文見炳磷,日沈先棄杖,風急但焚輪。下聯舊里碑傳記,虛堂案掩塵,門生羞后死,灑淚志忠臣。
院子還站著一人,身形清瘦,頭發散亂。
方以智上前拱手,“翰林院檢討方以智,乃孟主事故人。”孟主事是孟兆祥的兒子孟章明。
那人道“失敬失敬,我是孟侍郎的學生熊文舉。”
熊文舉方以智突然想起來,他不是投降了大順嗎怎么又出現在這里
方以智心里這樣想,嘴上卻道“今日路過孟侍郎故里,特來祭拜。”
熊文舉道“請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