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在不知不覺間曹魏又渡過了數十春秋,到了一百三四十歲的年紀,正好是他拜入青霞宗的第一百年。
這些年來,他每日來除了修行之外,還鉆研修行百藝中的丹、陣、符三門。
因在煉丹之道上造詣不凡的緣故,他想要再往上突破,需要自身境界以及修為的進一步提高,非短時間內所能達到。
故而曹魏分出了一些精力與時間,放在了相陣法與符箓兩門上,將其也修行到了大師級別的造詣。
只不過這學得多,事情也找上門了來。
為此把符殿的這一攤子事務甩過來,公孫師妹可是賣力地吹著枕頭風,答應了許多令人難以啟齒的閨房之事。
在那種時候,曹魏可不會大煞風景,自然千肯萬肯,答應得可謂是毫不猶疑。
不過事后,他便又開始裝湖涂了起來,以至于美人惱怒之下,在他身上狠狠地咬了好幾口。
而白文懷這位陣殿殿主,也借著看望后輩白聞君的理由,前來太靈山拜訪。
只是曹魏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話。
到了最后這家伙也不顧面子了,死活硬是賴著不走,兩人就這般耐心地干熬了大半天時間。
畢竟在掌門明由師叔的眼皮底下,這殿主又或者閣主之位除了每年俸祿多領一份外,幾乎沒有半點油水。
殿主之位除了桉牘勞形費力外,還有執法殿弟子明察暗訪,而他們又只能捏著鼻子當做看不到。
在這個位置上,做得好是應該的,而若是做不好的話,那在五年一次的主峰大會上,這些殿主與閣主還要被掌門提點敲打幾句,著實有失體面,還不如在靈山洞府里過得逍遙自在。
至于徐應焻也有過來太靈山一次。
不過這位徐師兄拿著曹魏所傳授的鏖戰之法,便滿意地離去,準備大振雄風,奪回在家里的地位。
當然撇去了這些事情外,在這些年來,曹魏借著給宗門煉制靈丹的便利,陸陸續續地將天罡滅苦丹玄冥九轉丹幽冥鬼血丹三種激發元氣的靈丹也煉了出來。
而所得的功績點,他又換了一顆五行破陣珠,還有一件傳說中的萬毒混元斗彷制品所制成了禁器。
除此之外,曹魏終于修煉成了周天寰宇煉神之法第一層,神識陡然增強了三成之多,甚至比某些修行煉體之法的金丹中期修士還要厲害一些。
原本催動神念所能探查的范圍是方圓三百五十余里地,而隨著功法的修成,如今更是擴大到了方圓四百六十里上下,幾乎將整條太靈山脈悉數囊括了進去。
而那吞金嚼鐵服丹法,他更是將其推衍到了九大穴竅層次,算是補全了筑基到金丹期之間的功法。
不過由第八處貯靈穴竅朝著第九處推演之時,連在神魂堪比金丹中期境界的曹魏都倍感艱難,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也耗時了近乎半年之久。
此法確實有其精妙之處,一旦有修士將九處貯藏穴竅全部煉成,那憑借所累積的藥力,也能從假丹一舉沖破到金丹期,使其更有把握渡過天劫。
只是昔日創出這門功法的大能應該也發現了此法的不足之處。
筑基期修士壽元不過四甲子而已,除非是那種天資艷艷之輩,若是他們也別想在這一兩百年里便將此法修行至大成境界。
而要是有這種才情,那修行其他的功法或許還能更早結丹。
期間還需要服用數量不菲的丹藥。
因此此法好似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過若是在金丹修士當中,這般法門倒算是個不錯的輔助功法,既能開辟靈穴多添些法力,還能強韌經脈。
而已開辟出九大穴竅的曹魏,一來本身身具句芒血脈,生命力旺盛,體魄比尋常金丹修士要強橫幾分,二來又是煉丹大師,加上背靠青霞宗這種統領一方的元嬰宗門,自然不缺靈藥煉丹以及服食。
因此隨著日積月累,曹魏這一身法力也比金丹初期的同階修士要渾厚幾分。
在神魂以及法力的反哺下,他在煉體方面也有所精進。
同時隨著太陰煉尸與天煞魔尸兩門煉尸功法的進一步推演,天煞夜叉除了掌握了煞魂絲這等攻守神通法術之外,還有一門天魔火,乃是兼具了火系以神念攻伐之法。
如此一來,在五行方面多了一些互補,不至于自身所修行的木系功法被其他修士針對后,便一下子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