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書”
菩提倍感詫異。
“您都快渡真靈火災,還研究天書作甚”
“天書不僅是成仙之前,更蘊含成仙之后的道法。”
菩提稍作沉默,回應道“世人皆道,天書路難,自兩閣祖師后,數千年來再無人自創天書。”
但
兩閣祖師栽倒在大道門前。
當下兩閣大昌,祖師備受推崇。可掃去外界附加的種種榮光名譽,兩閣祖師終究是證道路上的失敗者。
“那又如何”滄瀾子反問,“前輩失敗了,我們便知其難,自此不再前行這與白玱修士何異”
滄瀾子笑道“那群人知曉金丹之難,三災之險,故停止腳步,固守自娛。
“外人眼中逍遙自在,但此中苦楚,唯自知也。此道,豈是你我這等求道之人所為”
“喂,你倒是快點動手啊”孟晨見滄瀾子站在那邊聊天,催促起來。
滄瀾子見狀,暫時關掉和菩提道人的聯絡,袖袍一卷,浩浩蕩蕩的水潮壓向血池,把其中一頭白虎鎮壓。
菩提道人靜靜坐在菩提樹下。
天書啊
他緩緩閉上眼,凝神靜氣。
五行山,意馬化身沉眠靜守。
玉庭山,衡華本尊與嘯魚二人打過招呼,也坐于青石上打坐。
悟空化身跳入泥丸宮,也老老實實合十打坐。
這次遺洲之行,對伏衡華打擊最大的,并非九尾狐偷走腦袋,也不是和妖王對戰。
而是見證玄微祖師因天書走火入魔,察覺祖父對自己行道的抵觸。
天書道難,不可求也
以伏丹維為首,諸多前輩皆持此態度,其中不乏得道劫仙。
這些大前輩加在一起,有千年、萬年的經驗積累。可他們所有人一致認為,天書不可修行。
縱是伏衡華這樣心高氣傲之輩,心中也不免冒出一縷縷困惑與擔憂。
自己真能成功嗎
自己的天書可以結丹,可以過三災嗎
不愿和祖父見面,除卻擔心被打外,另一重原因是伏衡華沒做好說服祖父的準備。
以他目前的心態,和祖父對峙辯解,恐怕會徹底動搖自己的心。
天書路難,環顧四周皆是阻礙,唯我一人孤行此道。
所以,衡華才想逃到玄微派。
因為在這里,玄微派仍在進行太玄天書的修繕。
雖然二者難度不可同日而語,但在玄微派,伏衡華的心能得到些許慰藉。
可是,人家終究祖上富過,有正牌的先天大道書傳承。
反觀自己,無中生有,憑空生造,雖同樣走在天書道路上,目標卻完全不同。
赤淵道派也是如此。他們本靠著半部混元金章起家。后來祖師們以山立法,勘東萊群山萬象成就“一世天書”。當下又結合易天八極書的八分之一傳承,走出全新道路。
真正與伏衡華處境相類者,是那兩位證道失敗,留下兩閣道統的祖師。
但現在
滄瀾子的話對伏衡華而言,無疑是一記強心劑。
我走的道固然坎坷,但天書路上依舊有著同伴。
或許他和滄瀾子的天書理念不同,但在意指天書這一點上,兩人是相同的。
天書,終究是修道者的浪漫。
“我先把自己籌備的底稿發給你。你用菩提法界接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