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仙附和“成不成,總要試一試才知。眼下,咱們就論一論道。若大家覺得可以,我便繼續開一處云海。若不成,我們便此作罷,如何”
見劫仙決心已定,眾修不好反駁,便隨劫仙心意,一起討論這部變化天書。
菩提道“天書包羅萬象,自身即為一方天地。八九玄功變化,其最后一步融合九九之功,便可道滿歸根,身為乾坤。”
滄瀾子“因此,第一變修行,即為圣人變。圣人既是開篇根基,也是未來道果。每一次境界提升,都是將圣人之體進一步純化。”
天璇子“每一重境界的其他八變,對應八種晉升路線,我們不妨先把最頂上的幾重變化定下有博物天鑒球,最頂點的幾類,很明顯吧”
眾人聞言大笑。
是啊,若是這一步都不了解,他們這些年豈非白干了
盧江“神龍、鳳凰、玄龜、麒麟,這四變為第九重的四類獸形變化。此外,植物也有一種天演樹”
顏羽源“自然。”
“金石也該有一個。”
菩提“石在土中,石的最終形態,離不開土。應為息壤而大地生金,最終這一變,應該是大地變。大地孕養金石,乃一切物質之基。”
眾人看向三球。
看著金石構成的地球,紛紛點頭。
不錯,有道理。
然而
另一位專攻金石博物的宗師搖頭道“菩提道友雖言之有理,但金性終究不等同土性。金性不朽,其體征應該為金丹。應該有一變化留給金丹,作為天下金精的源頭。此亦為道友提及的金箓之本啊。”
菩提啞然,暫時想不出反駁的話。
又有修士道“金石暫且擱置,你們說,鬼魅是否要單獨列出還有元氣,我們勘悟世間萬物,樹立博物天鑒,只在實相,對虛相涉獵甚少。”
變化天地萬象,不能變成鳳霞雷火,不能變化鬼魅幽魂,怎么算包羅萬象
但如果這些包含進來,豈非要有專門的幽冥變和元氣變
眾人再度開始下一輪探討。
武正新等宗門長老雖然也有自己的觀念。可到底和眾人不親,也不熟悉滄瀾云海眾人的習慣做派。
有時,他們剛說一句話,很快就被其他聲音淹沒。
而眾人雖然吵得面紅耳赤,卻又把彼此的話仔細記下來,并借此不斷深入研究。
最終,經過幾個時辰的討論。
眾人將第九重的九變總結分別為圣人變、神龍變、玄龜變、鳳凰變、麒麟變、祖木變、天星變、地歲變、陰陽變。
前六變改無可改,后面三變皆為暫定。
天星變為金石變化的極致。
菩提等人爭論不休,滄瀾子一時也難分辨。
忽然,他靈機一動,看向金石構成的地球,脫口而出“此乃星辰也”
仿佛大道天成,眾修一時間思忖起來。
金石構成地球,而地球的確可以視作一顆星辰。
星辰之上有什么,土石以及金鐵。
論構造,和腳下大地別無二致。
此外,魂魄歸于星天。鬼魂的變化,自然也與星靈有關。幽冥變,被列入第四重修行,歸入天星九變之一。
至于地歲變,是菩提道人一力主張,把菌類一系單獨列出,還用太歲等神獸作舉例。
他之所以列出大地變,也是為了將那些細菌、真菌歸類到一個總綱下。
經天璇子施展星法考證,“太歲”與天星變的星辰之法,似乎有隱秘的聯系,但又處于相對立的一面。于是,便暫時列在九變體系之內。一切不入其他變化的雜類,統統劃歸到地歲變化中。
至于陰陽變,乃變化天地間的一切元氣。風雨雷電,水火陰陽,莫不如是。
最上層九變劃定,眾人再度著手設定其他的變化。
青龍變、幽冥變、太歲變、天風變、玄火變等一一被舉例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