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根本不能確認這倆人到底是不是同一個,這個標題未免有危言聳聽之意。但他自有處置辦法,只要在文中點出這是自己的猜測再列幾條所謂的“證據”不就行了嗎。
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個天才。
郝有激動地不行、恨不得立刻去寫稿發布,生怕有人跟他撞想法。
而另一邊,進入會場后彭曼青拉著姜銘書認了不少電影圈的人,他也明白過來彭導這是在為他拓寬人脈,心中不由有些感激。
就是在介紹他時能不要說得那么夸張嗎
怪不好意思的。
“這是你最近青睞的新演員”
說話的男人穿著最樸素的黑色正裝,滿臉胡茬,約四五十歲的光景。
彭曼青“是啊。你別看人家年紀小,演起戲來可不必老戲骨差。”
男人起了興趣“喲,這么好的苗子怎么給你發掘出來了”
他說著把視線投向一旁的姜銘書,打量了片刻,遺憾地搖頭“長得太醒目了。在電影里能發揮的角色有點少,至少我下一部戲里沒有這樣的角色。或許可以嘗試一下同性題材的片子最近國外政治風向是這個,演得好可以得獎噢你也一樣,拍得好應該能得獎。”
被建議去演同性題材電影的姜銘書尷尬地微笑。
“你少來。長相的事化妝都可以解決,演技才是我真正看重的。”彭曼青很不滿他的話,“至于政治風向那種東西從來不應該是用心做電影的人關注的。崔樞,你膚淺了。”
一提到電影彭曼青就異常較真。
被叫做“崔樞”的人并沒有退讓,他用無奈的目光看著面前的女導演“曼青,是你太天真了,真以為電影就是純粹的嗎”
女人哼了一聲。
恰好開幕片就要開始放映了,她帶著姜銘書直接回了座位,不多理會和自己觀點不一的人。
二人坐下觀看開幕式主競賽單元的影片。
來到這個世界后姜銘書幾乎沒時間看電影,如今既然已經踏入了這個領域,自然要多欣賞、多學習。
斯尼芬電影節比起另外兩大電影節更加喜歡沉重的社會議題,開幕片紅絲絨就講的是一個窮人無罪卻被關進監獄在里面成為資本的免費勞工的故事,用來諷刺某國生產資料私人化產生的亂象以及底層人群被無底線剝削的現狀。
影片劇情就已經足夠壓抑了,而導演的對畫面的選取和處理則讓整部電影始終縈繞著一股無法掌控的無力感和睜眼等死的絕望感。
姜銘書一邊觀看一邊贊嘆,偶爾和身邊經驗豐富的女導演交流一下感受,請教一些問題,受益匪淺。
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有參賽電影放映,他也沒有待在酒店里虛度光陰,成天待在放映廳里。
在這期間姜銘書也順利看到了誰見他死去的成片。
整部作品的氛圍和前幾天觀
看的紅絲絨一樣,都比較壓抑。
彭導很擅長使用留白的鏡頭語言來營造那種讓人產生不好的猜想但又無法確認的感覺,就是不斷地給觀眾制造隱隱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