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人注意到姜銘書的掙扎,但事關創作,外人并沒有什么更好的解決方案。
喬宛和姜建均只會建議兒子好好休息,安慰他靈感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不急于一時;而公司的人則只會對著他的廢稿疑惑道“這難道不夠好嗎我覺得很不錯啊。”然后勸他放低標準,別內耗自己。
也許他們的建議都很正確,不過這并不適用于對自身要求極高的姜銘書。
他不允許自己辜負粉絲們的期待。
那些曾經習慣了的失望神情,他也不愿再見到。
坐在琴凳上,少年將手虛置于黑白琴鍵,心中的煩躁令人不受其擾。深呼吸,他盡量將注意力放到鋼琴上。
今天練習的是這個世界的經典鋼琴曲目,林中漫步,一支唯美的曲子。
不同于前幾日他偏愛的技巧性練習曲,林中漫步更重氛圍與意境,彈得好不好主要看演奏者對曲子情感的轉化與表達。
短暫的沉寂后,鋼琴清澈、舒緩、平和的旋律響起。
能夠聽出來彈琴之人剛開始并沒有完全投入到演奏中,音樂中少了幾分原曲的輕柔,多了幾分不必要的厚重,偶然還彈錯一個音,以上種種像是從側面表現了主人的心境。
姜銘書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眉。
靜心。凝神。投入。
他對自己說。
大概得益于林中漫步的寧靜安逸,他的心雖然仍難以完全平靜下來,但心上紛紛擾擾的雜念少了大半,這使得他更加專注于眼前的事情。
而隨著演奏的不斷進行,這種專注越發深刻。
彈琴之人已經不再犯錯誤了。他修長白皙的手指間躍動的音符也愈加輕盈,擺脫了那仿佛被拽著后腳跟的沉重感。
他一面彈著,一面緩緩沉入那個音樂世界中的樹林,身臨其境。有鳥鳴、有綠蔭、有清風,也有泥土濕潤的氣息。雨后林中清新的空氣,葉片上水珠里折射出來的光,小動物經過時踩在樹枝上發出的咔咔聲曲子呈現的景色讓人心情不由舒暢,無不感慨自然的美好與眷顧。
姜銘書輕閉雙眼的臉上一片湖水似的平靜。
樂聲仿佛滌盡了心中紛亂的焦躁情緒,沉浸的演奏令他得以從無盡的負面情緒中抽身。
一曲終了,少年坐在鋼琴前沒動,望著黑白的琴鍵,他面上顯出沉思。
音樂可以起到療愈作用,不論對聽者還是對奏者。
至少他現在平和多了。心態平和了思考都變得冷靜了一些。
有時候就是這樣,一直記掛著某個問題反而會陷入跳不出去的怪圈,偶爾擱置一下,就
很容易從原先給自己預設的框框中跳出。
既然沒有寫歌的靈感,那么此時與其苦苦向內搜索解決路徑、將希望寄托于虛無縹緲的狀態,不如向外探尋、主動尋找契機,即使沒有必然收獲的規律,但總好過停滯不前。
丹棘無憂提醒您粉絲每天都在催我發新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由于自己之前的創作大部分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順應感想漂流的方向,所以現在遇到這種情況竟然忽視了“經歷”一詞之于“感想”的重要性。
沒有經歷,縱有感想也只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一個人的經歷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