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也就是宮里在鬧天花的時候,南邊戰事出現重大轉折,耿精忠勢窮而降,三藩反叛之地浙、閩、陜漸次平定。
皇上既要忙著調兵遣將部署南方戰事,還要坐鎮乾清宮,監督太醫院處理宮中痘疫,盯著內務府清理門戶,同時派五城兵馬司捉拿朱三太子極其麾下的前明余孽。
一根蠟燭多頭燒,算起來皇上已經有好幾個月未曾踏足后宮了。
“前朝事忙,皇上不來后宮,你們就不能去乾清宮送點湯水什么的,成天在我面前抱怨也是無用。”太后瞧著眼前一顆顆“小干白菜”似的妃嬪,忍不住給她們出主意。
皇上來慈仁宮請安的時候,太后問過了,皇上這段時間都是一個人睡,或者抱著太子睡,并不曾召幸任何人,過著苦行僧一般的日子。
想到“苦行僧”太后就是一個激靈,腦中自動閃出先帝的身影。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當晚太后便夢見皇上鉸了頭發,當場嚇醒,睜著眼睛到天亮,是以見到皇上的妃嬪們就想給她們出主意。
怒其不爭。
奈何太后本人也沒有什么成功經驗。畢竟她當年也是被先帝厭棄的,一直安分守己,猥瑣發育,從不敢爭寵,更不敢與董鄂妃爭鋒。
所以從天黑睜著眼睛到天亮,也只想出了一個到乾清宮送湯水的主意來。
這招還是從前她的姑姑,也就是被先帝廢了皇后之位的靜妃,與董鄂妃爭寵時用過的。
效果適得其反,令先帝更厭惡她了。
如今宮中,并沒有董鄂妃那樣的寵妃,皇上不進后宮單純是因為忙。山不就我,我就山,太后覺得這招可行。
然而眾妃嬪卻不這樣想,除了榮嬪和惠嬪,所有人聞言都將目光投到了郝如月身上。
太后也朝她看過來,郝如月“是,臣見到皇上,會提醒皇上雨露均沾。”
乾清宮可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她只是個卑微打工人,做不得主。
誰想來送湯送水,請自己想辦法走進乾清門,她可以本著職業道德提醒皇上,實在無法與她們里應外合。
太后欣慰笑笑,什么都沒說。
下午郝如月便見到了皇上,委婉提醒皇上很久沒進后宮了,皇上抬眸看她“你知道上一個這樣提醒朕的人,是誰嗎”
郝如月困惑搖頭,卑微打工人不想知道太多,然而皇上還是說了“上一個勸朕雨露均沾的,是仁孝皇后。”
太后坑她,郝如月趕緊獻出膝蓋“是臣僭越了,請皇上恕罪。”
一上來就請罪,半點想當皇后的意思都沒有。康熙垂下眼眸,暗示不管用,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事實證明,皇上是聽勸的,當晚便進了后宮。
只不過甘霖普降,卻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皇上第一站去了鐘粹宮,安慰剛剛失了孩子的通貴人。
鬧過天花之后,各個宮室才剛剛解封,榮嬪和榮憲公主還沒搬回鐘粹宮,
仍舊住在景陽宮,鐘粹宮里只有通貴人一個居住。
小皇子夭折之后,通貴人大病一場,此時還未痊愈,當然無法侍寢。
雖然無法侍寢,皇上的到來還是給了她活下去的指望,強撐著陪皇上用了一頓晚膳。
這頓晚膳是兒子夭折之后,通貴人吃下的第一頓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