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宜貴人現在手頭拮據,將來可是后宮里最大的財主,皇上給的賞賜不說,只生了一個九阿哥就不愁沒銀子用。
翊坤宮,宜貴人看著小宮女抱回來的東西,欣然收下了,什么都沒說。
僖妃的火力被牽制,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舍赫里女官和太子。
既然皇上用她,卻不愿照顧她,那么赫舍里女官給的銀子她就笑納了。
她不會感謝對方,不過等她緩過來,銀子還是會還的。
清明節后,坤寧宮修葺完成,雖然大門緊閉,并不許人進去參觀,只看大門上的漆都刷了幾遍,銅鉚釘全部換新,便不難想見里頭的光景了。
直到最后一撥工匠離開,后宮眾妃嬪才驚覺,原來仁孝皇后已經離開三年了。皇上守制期滿,連坤寧宮都修葺好了,但繼后是誰好像還沒著落。
本來僖妃勝算最大,奈何本人不受寵。
太皇太后看好僖妃是事實,皇上不看好她也是事實,單看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了。
這事若放在幾年前,便是皇上不情愿,太皇太后也能一錘定音。可放到現在,變數就很大了。
皇上和太皇太后這樣搞,后宮眾妃嬪都很郁悶,想提前燒個熱灶都找不到廟門。
其實不光后宮妃嬪著急,太皇太后也著急,便將僖妃叫到跟前耳提面命“你別一天天只盯著貴妃和那兩個受寵的,多花些心思在皇上身上,趕緊懷上龍胎才是正理。”
不然讓她怎么跟皇上提冊立繼后的事。
僖妃聞言頓時眼圈紅紅,哽咽道“皇上不喜臣妾,臣妾又能怎樣。”
點心也送了,甜湯也送了,全是顧問行出面應付,連皇上的面都見不著。
自打年后開始,皇上忽然忙起來,進后宮的次數屈指可數。偶爾過來也是在新人處打轉,根本不管舊人哭。
太皇太后也曾年輕過,年輕的時候也不得寵,她太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了。
本來太皇太后給僖妃找了宜貴人做幫手,奈何宜貴人進宮之后忽然反水,堅決站隊貴妃。
太皇太后只是敲打了宜貴人的姐姐,也不好自降身份為難一個小貴人,這事只得作罷。
幫手不管用的話,也不是無路可走了,宮里爭寵的方式有很多。
所以皇上過來請安時,太皇太后直接開口了“皇上寵愛新人,是皇上房里的事,按說不歸我管。可若皇上總是一味貪新,難免令舊人心寒,還是雨露均沾的好。”
仁孝皇后在時,皇上做得很好,自打皇后薨逝,皇上就越發恣意起來。
皇上垂眼應是,多一句話都沒有,孝順到讓太皇太后頭疼,又把話說得白了一點
“長春宮那邊皇上總要去一去的。”
皇上還是垂眼應是。
太皇太后親自把皇上帶大,還不知道皇上的脾氣。他垂著眼,便是心里不愿意,卻礙于一個孝字,不得不應承下來。
等到付諸行動的時候,要么忘了,要么糊弄,總之主意正得很。
若是不打緊的小事,太皇太后通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可事關冊立繼后,太皇太后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于是當著皇上的面吩咐蘇麻喇姑晚膳的時候你跑一趟長春宮,送壺暖酒過去給僖妃,叮囑她好好伺候皇上。”
此情此景,如果郝如月在場,一定會提醒皇上盯緊太醫院,免得戴綠帽給別人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