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月聽見這聲大膽,才從昔年的情景中緩過神來,對納蘭一說“在宮里不可胡說。”
倒是一副長輩維護晚輩的模樣。
納蘭一趕緊賠罪“是,奴才知錯了可在奴才心里,不管皇后娘娘是赫舍里家的二姑娘,還是女官,或是皇后,您都是納蘭
一的額娘。”
其實納蘭一這樣說并非是為了跟郝如月套近乎,他心里就是這樣想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當初在豐臺的善堂,納蘭一和其他兄弟姐妹不過混口飯吃,不至于餓死。
是皇后出錢給他們請先生,教他們讀書,讓他們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后來赫舍里家長房又出銀子,給他們男孩子請拳腳師傅,給女孩子請繡娘教女紅,讓他們學到了更多。
如果當初不曾遇到皇后娘娘,那么他現在可能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莽夫。即便被阿瑪認為養子,也絕沒有機會給親王做哈哈珠子。
他打心眼兒里感激阿瑪的救命之恩,更感激皇后這些年的栽培。善堂管事每回拿到銀子都會嘟囔一句“請這么多師傅,花這么多銀子,眼都不眨一下,赫舍里家長房可真有錢好人有好報”
是啊,好人有好報,他這回進宮會報答皇后的。
郝如月認真打量納蘭一的神情,感覺不似作偽,便揮手屏退了服侍的,當面問他“既是這樣,我問你,你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嗎”
納蘭一怔住,半天才道“奴才很小便被送去了善堂,對家人沒有任何印象。只聽阿瑪說奴才的父親受鰲拜案的牽連,一家人被流放。因奴才的父親與阿瑪是舊識,不忍奴才跟著受苦,便給差役塞了荷包,將奴才托付給了阿瑪。”
后來太子降生,大赦天下,鰲拜的家人也在其列。從前受牽連的官員免罪的免罪,起復的起復,很多人都到善堂接走了自己的孩子。
納蘭一等啊盼啊,卻沒等來家人接他,便求了阿瑪幫忙查找他的父母。得到的消息是,他的父母在流放中病逝,其他親戚都不認他,也不想收留他。
之后阿瑪也外放到揚州去了,善堂里的孩子走了七七八八,就只剩下他和兩個妹妹。
兩個妹妹嚇得每天都哭,生怕阿瑪也不要她們了,隨后兩個妹妹被赫舍里家長房收養了。
她們坐在馬車上,哭著朝自己揮手,哭著喊“哥哥,我們會回來看你的”
翻過天,他也上了納蘭家來接他的馬車。
原來是阿瑪收養了他。
納蘭一以為從此有了家,終于能過上安穩的日子了,可瑪法卻找到他,對他說成親王身邊需要一個哈哈珠子,想要推薦他。
納蘭一給瑪法磕頭,說他愿意,并感謝瑪法栽培。瑪法卻說他出身太低,想做人上人,就得吃得了苦中苦。
他說他能吃苦,瑪法就告訴他,想要在成親王身邊當差,必須凈身。
納蘭一當場傻了。他出身再低,也是好人家的孩子,也是阿瑪的養子,沒必要為了進宮凈身吧。
見他遲疑,瑪法又說,這樣做確實委屈他了,可納蘭家必須靠著成親王才有可能更進一步。他凈身進宮不僅僅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差事,更肩負著納蘭家的明天。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落難之時阿瑪接收了他,沒人要他阿瑪收養了他,供他吃供他穿把他養到十二歲,也該是他回報阿瑪回報納蘭家的時候了。
于是他含淚點頭。
誰知峰回路轉,一通運作之后瑪法告訴他不必凈身也能進宮,仍是給成親王做哈哈珠子。
郝如月觀察著納蘭一臉上的微表情,斷定他是真不知道,想了想說“你的家人確實死在了流放的路上,是被劫匪殺死的,可你并不是什么犯官之子。”
郝如月注視著納蘭一的眼睛,一字一頓“你是鰲拜兄長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