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妃和蘇迪雅都是樂天派,凡事總喜歡往好處想,所以總能默契地想到一起。
走到皇后住的蒙古包前,門口當值的太監便傳話給了當值的宮女,由宮女往里稟報。
大妃和蘇迪雅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激動和欣喜。
皇上有意敲打皇后,如果這時候蘇迪雅再告皇后一狀,讓皇上出了氣,侍寢之后多半能封個嬪位。
兩人很快被宮女領了進去,抬眼卻沒看見皇上,也沒看見皇后,只能看見一扇山水屏風擋在面前。
借著燭光,能看見屏風后有兩個人影,一個臥著,一個坐著,很是親昵。
除了屏風,這里還有很多服侍的人,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梁九功就站在屏風前。
短暫錯愕之后,聽梁九功緩緩開口“兩位深夜求見皇上,所為何事”
語氣平直,完全聽不出情緒。
大妃感覺有些不妙,轉頭看了蘇迪雅一眼。
蘇迪雅卻對自己很有信心,根本不回答梁九功的問話,直接對屏風后的人說“臣女年紀輕不懂事,白天不意冒犯了皇后娘娘,被嬤嬤掌了嘴,心中實在難安。回去說與阿布知道,阿布很生氣,責臣女不懂事,讓臣女今日過來向皇上請罪。”
好一張伶牙俐齒的巧嘴,郝如月嘆為觀止。
只這一句,便將自己的跋扈,對方的弱小,和科爾沁達爾汗親王的識大體、顧大局展現得淋漓盡致。
還一并將自薦枕席的目的,人為美化成了忍辱負重,向皇上請罪。
誰都知道在平三藩這件事上,蒙古這邊就屬科爾沁的達爾汗親王出力最多。皇上在宮宴上親自敬了達爾汗親王一杯酒,給了他超出親王的體面。
接下來的封賞肯定也不會少。
達爾汗親王在皇上的抬舉下出盡風頭,而他的寶貝女兒卻因為年紀小不懂事冒犯了皇后,被皇后掌了嘴。
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誰聽了不得問皇后一句,為什么要欺負功臣之女
郝如月說辭都準備好了,甚至打算派人去請德嬪和宣嬪過來作證,結果聽皇上發出靈魂拷問“你今年多大”
郝如月“”
蘇迪雅聞言心中狂喜,都傳皇上喜歡年齡偏小,且腰細的姑娘,看德嬪就知道了。
德嬪一看就是個十幾歲的嫩瓜秧子,皇后雖然看上去不比德嬪老,卻是老黃瓜刷綠漆。
她問過太后,皇后與皇上同歲,已經是快三十的人了。
她不敢跟十幾歲的小姑娘比,還不敢跟快三十歲的老黃瓜比么,想著蘇迪雅挺直腰背,脆生生說“回皇上的話,臣女今年二十三歲。”
郝如月那也不年輕了啊。
下一秒皇上仿佛會讀心術似的,替她問出了這句話“那也不年輕了,怎么還敢說自己年紀小不懂事”
別看皇后與自己同歲,在康熙心里,她永遠是那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明艷,嬌憨,讓他欲罷不能。
此言一出,除了皇上、大妃和蘇迪雅,屋中所有人都在忍笑。
梁九功緊抿著唇,肩膀還是輕輕抖了兩抖。
平時愛說愛笑的芍藥,悄咪咪掐了自己大腿一下,生怕笑出聲在御前失儀。
大妃聽不出不對,慌忙跪下請罪“皇上,皇后娘娘,蘇迪雅”
下意識想拿年輕不懂事做借口,又想起皇上剛剛的問話,忙改口,話都說得有些語無倫次“蘇迪雅最聽她父王的話了,王爺好像喝得有點多就是臣婦等打擾了,請皇上、皇后
娘娘恕罪”
達爾汗親王的話,母女倆半句都沒聽進去,卻并不妨礙她們在關鍵時刻把他拉出來擋槍。
畢竟達爾汗親王于朝廷有大功,皇上應該不會在這時候為難功臣的女兒,掃達爾汗親王的面子。
事實上,康熙也是這樣想的。
達爾汗親王的女兒冒犯了皇后,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受到了懲罰。
冒犯皇后這事可大可小,皇后并沒重罰,只賞了掌嘴,想必也是看在達爾汗親王和太后面上。
事后沒有追究,也沒向自己提起,可見這一篇算是翻過去了。
皇后都翻過去了,康熙也不想揪著不放,剛想開口讓她們退下,卻聽那個什么郡主大膽表白“皇上,臣女心悅皇上,自請進宮伺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