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閉關鎖國是中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為穿越者,郝如月若是沒趕上,或者根本不知道也就算了,可她偏偏正趕上,并且有能力扶一把,就做不到袖手旁觀。
即便沒有赫舍里家長房提前布局,郝如月也會想辦法讓他們加入進來,助皇上助朝廷一臂之力。
都說上頭有人好辦事,烏雅氏自打聽皇后說起朝廷有解除海禁的意思,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船是有了,船員也有,貨物和武器都有,只缺少懂外語的人。
烏雅氏把困難跟郝如月說了,郝如月讓她安心,轉頭把困難扔給了皇上。
康熙正發愁八旗沒人支持海貿呢,聽說赫舍里家長房把什么都準備好了,只差懂外語到了外國能交流的人,當場表示支持。
從理藩院調派人手過去跟船。
理藩院到底是國家機關,而海貿一開外語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總不能回回都從理藩院調派人手。
況且走一趟海貿的時間不短,尤其是帶船隊的那種。理藩院也有理藩院的差事,不可能一直跟著船隊滿世界跑。
商人逐利,八旗的商人也不例外,只要赫舍里家長房開了一個好頭,后面必然有人會跟。
到時候外語人才缺口只會更大,別說一個理藩院,便是把禮部的人都拉來恐怕也填不上。
郝如月給康熙建議,在國子監辦外語培訓班,廣納精通各國語言的人才進行統一培訓,提前做好人才儲備。
人才儲備就像造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提前規劃。在這方面,烏雅氏倒是給郝如月提了一個醒。
皇上也很給力,國子監的培訓班在赫舍里家長房的船隊出海之前就辦成了。
也是在那時候,小七找到郝如月說五阿哥想去國子監學外語。
五阿哥在語言方面有些天賦,郝如月是知道的,可皇子的教育問題不歸她管,她也得去問皇上。
皇上
聞言蹙眉“四書五經都學不好,卻要跑去學洋人說話,成何體統”
五阿哥再不成器也是皇子,郝如月理解皇上,并沒硬勸,轉而道“海貿那邊確實缺人,若能安排一個皇子過去,也能讓天下人看看皇上對開海禁、搞海貿的決心。”
皇上當時好像聽進去了,又好像沒聽進去,直到離開都沒再提半句。
郝如月以為多半黃了,誰知幾天之后,皇上對五阿哥的課業做出了調整。
上午仍舊在南廡房讀書,下午去國子監專門學外語,五阿哥如愿以償,當面向小七和郝如月道謝。
小七恭喜五阿哥,轉手送了他一套鑲金的文房四寶,看得五阿哥眼睛都亮了起來。
“五哥你好好學,等我長大了,咱倆一起做海貿生意,去賺洋人的錢”三句話離不開錢。
郝如月聽那語氣,怎么聽都不像賺錢,更像搶錢。
以后小七和小五湊在一起,不會是中國版的索馬里海盜吧,她看著兩個孩子,惆悵地想。
兩個孩子有了共同的目標,越發地形影不離。小七上午跟著小五去南廡房讀書,下午去國子監學外語,生活別提多充實了。
小七每天早出晚歸,郝如月面都見不上,也不知道她都學了些什么。這會兒在馬車上見她毛遂自薦要給小六當外語師傅,還真有點好奇。
她看了小七一眼,用英語問候她。小七先是瞪圓了眼睛,好像不信她懂英語,而后才用英語回答,向郝如月問好。
然后郝如月增加了難度,說出的句子更長,語速更快,幾乎是英國人正常交流時的語速了。
小七反應了一下,很快用流利的英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