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林淵并不是很懂,為什么白天永遠見不到父母,為什么他們回家的時間越來越遠,為什么空蕩蕩的大房子里只有哥哥和他,更不明白為什么漸漸的,連最親的哥哥也不回家了。
后來漸漸長大了,見過的世面越來越多,接觸到的人越來越多,林淵漸漸明白了一切,接受了一切。
他的父母,他的哥哥,是三個最最優秀,也最最忙碌的人。
他們的拼搏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也是為了能讓他擁有更好的生活。
可越是這樣,林淵便越恐懼。
他的身邊從來都不缺少人,堆滿笑容,阿諛奉承,但沒有一個人的目光真正落在他身上。人們永遠在透過他去看另外三人,妄圖用甜言蜜語哄得他的好感,一步步從他的父母、兄長那兒換來足夠多的“利益”。
林淵并不討厭這樣的人,每個人都有生活的難處,哪怕是阿諛奉承,也不過是為了生活將尊嚴狠狠踩在腳底。
林淵害怕的,是自己永遠也無法在他們眼中達到與父母、與哥哥同等的高度。
他的父母總是對自己說“爸爸媽媽對你沒有任何要求,你只要幸幸福福過一輩子都好了,哪怕做個平凡人。”
可他的眼前有著三束無比耀眼的光,他只是一只其貌不揚的小小飛蛾,如何能不向往呢哪怕燃盡自己,也想要成為那抹光芒中的一員。
但越是努力,現實便越是讓林淵絕望。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深深的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和他的父母、他的哥哥是不同的。無論他多么努力,也始終無法觸碰到他們的背影。
這不僅僅是因為天賦,更重要的是從始至終,他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一股腦地向前奔跑著,希望自己“成功”,希望自己“進步”。連前進的道路都無比模糊,又要如何向前奔跑呢
越是努力,他便越是感覺到自己的平凡。在外人眼中所謂的“優秀”,不過是踩著父母、兄長早就為他鋪墊好的臺階,按部就班的往前走去。他曾經不以為意的,卻已經是無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終點。
甚至連所謂的“優秀”,都不過來自父母、兄長的鋪路,而非他自身的天賦。
他的一切來得太過唾手可得,以至于當林淵真的來到需要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的時候,卻陷入了比常人更深的迷茫之中。
我想做什么呢
而我又能夠做些什么呢
進入災厄圣殿十年后,林淵再一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于芷反問“你為什么要糾結這些問題呢我以為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
她輕輕拍了拍林淵的發頂十年的朝夕相處,已經讓這個過分親昵的動作成為二人自然而然的行為,她就像是一位母親,一位老師,一位長姐,目光慈愛“是覺得太辛苦了么這十年你的確太過努力了,好好放松一段時間也未嘗不可。”
“不要給自己壓力。”于芷道“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要給自己壓力,哪怕你一輩子都平平凡凡的,爸爸媽媽也依然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