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還要在現實中設立工廠苦哈哈地進行各個部件的生產呢
直接把工廠搬到這個副本里不就好了嗎
如此廣闊的海洋能夠設立多少個工廠
虞良難掩心中的欣喜,他現在是真正明白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而他也將通過這樣偉大的發明創造來真正地解放生產力。
要不怎么說人民企業家是國之棟梁哩
簡單的嘗試后,虞良就得到了四臺骨機槍,但同時也有個不好的消息傳來,那就是維修工具已經全部用完了,他缺少了骨機槍增殖最關鍵的原料。
“維修工具是海上空投里掉出來的,海上空投基本上是根據玩家當前的階段進行投遞的。”虞良展開了思考,這是他前幾天就發現的事情。
最剛開始,他只有一個木筏,所以每天的空投中必然包含一瓶水和面包,維持玩家現階段的最基本的飲食需求。
在獲得了這艘船后,他在個人頁面中將船員登記了起來,一艘“基礎ii型帆船”的船員注冊上限是12,所以每天分發的空投中會出現12份基本飲食,并不只包括水和面包,還有肉類和瓜果。
想要保持這艘船的正常運轉自然不可能只需要十二個船員,畢竟正常船員不可能沒日沒夜地持續工作,肯定是需要輪換的,而這種導致食物資源匱乏的設定也是鼓勵玩家探索島嶼掠奪資源的途徑。
當然,這根虞良沒有關系,他的船員都是紙人或者鬼,不吃飯,噬蛇自食其力,草嬰們更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等于虞良一個人有十二個人的食物份額,這就完全不需要擔心了。
船只不同發放的食物不同,說明“木筏階段”的主題是“求生”,而“帆船階段”的主題就變成了航海冒險,副本對于這兩種階段的態度絕對是不同的。
木筏階段,空投中除了必須的水和食物以外還會有零散的資源包和最簡單的物品,比如遮陽傘什么的,而這樣傘的合成公式也非常簡單,當時的虞良就能夠進行合成。
這說明分發的其他物品同樣和玩家階段掛鉤,是當前階段能夠通過自己力量得到的東西。
簡而言之,維修工具就是此刻的他能夠通過工作臺來合成出來的道具,只要擁有了公式就可以。
大批量生產維修工具不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當前階段就能夠做到的事情
帶著這樣的念頭,虞良再回頭看看站著數只紙人的重炮,心中的美好幻想突然就破滅了。
貌似重炮也算不得什么特別好玩的東西,等我量產了骨機槍以后再來玩這個東西吧。
到時候說不定重炮也能夠通過“維修工具”量產了。
不過虞良仔細想了想,這重炮的零件遠遠沒有骨機槍多,拆不開來,而且炮管占據了絕大部分的體積,使用“維修工具”的話效果可能不太好。
正常情況下是無法生成這種炮管的,還需要將炮管分割開來,而那有需要更多的人手才能做到,還不容易做到,耗時耗力,遠不如骨機槍的量產計劃省心。
算了,沒什么用處,以后再說吧。
虞良的興致很快便徹底消失,轉而投入到研究維修工具的合成公式中去。
通過已有的合成公式,眼鏡中的ai收集到了副本中關于合成的一些基本思路,通過推測和積極實驗,這可以極大地幫助虞良找到維修工具的合成方式。
即便是有ai的幫助,虞良依舊消耗了將近一天的時間才成功找到了合成方式。
通過海洋中的魚骨和些許黏土還有純凈水合成出膠水,膠水和布料合成出膠帶,而膠帶和經過熔燒的鍛鐵才能制作出維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