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殷瓦鋼中鎳的含量占到36,而韓國缺鎳,所以現實逼迫下他們不得不另辟蹊徑,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花大價錢買下專利呢。
呵呵,這純粹就是個截胡行為,因為當時中國船企也在向t公司申請購買專利,這對韓國船企的威脅實在太大,說白了就是我沒有的,你更不能有。
韓國的船用高錳鋼研發與我們的殷瓦鋼國產化幾乎是同步進行的,目前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但要進入量產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而現代重工想挖周景過去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他能主持高錳鋼量產的項目工作,所以全理事才會向周景透露了有關信息。
全理事原以為周景對這方面了解不多,意識不到這種新型材料的重要性,殊不知三鋼特鋼國產化項目組里就有周景的老同事在。
沒來韓國前大家聚在一起周景可沒少聽老同事們講這些,因此全理事一開口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別看面上不動聲色,實際上他的內心早就如翻江倒海一般。
只因為全理事隨口說出的幾個數據令周景非常震驚,這種新型材料不含鎳,但強度是殷瓦鋼的3倍,根據預計一旦量產材料成本僅為殷瓦鋼的一半都不到。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高錳鋼焊接難度低,其焊接成本估計只有殷瓦鋼的十五分之一,綜合預判如果ng船使用新型高錳鋼建造,經濟性會比以往高出足足4倍。
如此一來中國在ng船領域將被韓國再次拉開差距,照道理這與周景本人并無多大干系,但周景對此怎么可能會做到無動于衷呢。
于是他便抽出時間特地寫了份詳細的相關報告,趁徐志斌上次來首爾私底下專門對此進行匯報,結果徐志斌聽完背上頓時就涼成一片。
尤其報告里出現的那幾個關鍵性數字,徐志斌非常清楚究竟意味著什么,假如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那么三鋼費半天勁搞出來的產品一面世就已經落后了。
當然也不排除韓國人放煙幕彈的可能性,事關重大,徐志斌并沒有當場表態,甚至連夸一句周景的話都沒說,只是澹澹地來了句,我知道了。
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很顯然周景的報告被證實了,而相應的對策也很簡單,殷瓦鋼國產化項目繼續推進,同步啟動船用高錳鋼的研發工作,畢竟韓國缺鎳,咱們也不富裕啊。
只不過兩條腿走路說起來容易,可僅僅依靠三鋼集團一家只怕力有所逮,所以此次高錳鋼的研發是個聯合行動參與者甚多。
除牽頭者三鋼集團外,國內各大鋼鐵研究設計院以及十數家大型特種鋼鋼企紛紛加入其中,這里面既有國企也有民企,大家團結在一起只有一個念頭,八個字,
“奮力追趕,力爭超越”。
事實上這才是全理事感到恐懼與擔憂的地方,因此也就對周景滿是一肚子的怨氣,特別是周景這家伙竟然還沖著全理事得意的笑,這讓全理事更氣不打一處來。
“安對,你小子的一份報告知不知道給我們幾家帶來多大的損失,今天高低你要給我個說法,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