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民兵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美利堅的歷次戰爭中,無論是獨立戰爭,還是1812年的第二次獨立戰爭,抑或是美墨戰爭和之后的南北戰爭,民兵的表現普遍比較業余和拉跨。
很多從農村臨時征召來的民兵甚至分不清楚左右,軍官在訓練他們的時候不得不在他們的左腳和右腳分別綁上這些農夫非常熟悉的稻草和干草,讓他們區分左右,以便更好地訓練他們。
美利堅的民兵也分兩種,一種是常備民兵,一種是志愿民兵。
雖然都是民兵但二者之間天差地別。
常備民兵屬于能扛得動槍的男人就能加入的那種,志愿民兵門檻則要高很多,就連軍官都是本州豪紳富商中上過軍校服役過的軍官。
加上志愿民兵不和常備民兵混編。因此志愿民兵的規模雖然很小,但戰斗力驚人。
志愿民兵甚至還有專門的騎兵部隊和獵兵部隊,某些志愿民兵部隊裝備的豪華程度甚至比正規軍還要好,比如說南北戰爭時的軍校學員團。
加州民兵團這個稱呼是梁耀自己搞出來的,實際上美利堅對于民兵的番號和人員沒有嚴格的要求,人數也沒有嚴格的要求,因為民兵不用花聯邦政府的錢,由各州自行承擔。
只要你有錢,組個民兵旅和民兵師玩玩都可以。
不過目前來說,加州訓練一個民兵團就夠了,再多也只是徒增加州的財政負擔。
加州目前的重心是發展經濟而不是搞軍事。
“是,上校閣下”
埃爾維斯接下了梁耀的這個任務。
給埃爾維斯安排完任務,接下來就是給鄧延布置任務了。
“鄧中校,你帶半個團的正規軍負責駐防圣迭戈,修筑軍事要塞。”
梁耀指著地圖上的圣迭戈村說道。
“是,長官”
鄧延接下了這個駐防的任務。
處理完加州的軍務,梁耀便回房休息。
第二天,他去中學視察他的學校金山中學。
金山中學的校長是威利斯牧師,副校長是艾約瑟牧師,教師則是那些精通漢學的修士和修女,師資還算豪華。
除了兩個正副校長之外,金山中學還有一位名譽校長,那就是梁耀。
梁耀來到學校,學生們立刻起立向他鞠躬。
“校長好。”
梁耀看著這些年紀只比他稍小,甚至差不多大的學生們,示意他們坐下。
“繼續聽老師講課。”
45名接受過中等教育的學生,以及梁耀從移民中精挑細選出來的15名體質較好,文化功底湊合的青少年被集中了起來統一由教會的修士和修女進行授課。
這些人是未來加州華人移民的希望,也是他未來的班底。
按照梁耀的安排,45名接受過中等教育的學生將給他們物色一所好的中學,備考美利堅的大學。
求學費用由他全力承擔,要求是學成之后只能在美洲集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