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開國,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在美利堅所有的高級軍官中,只有你出生于東方。
論對東方各國的了解程度,我想沒有人比你更了解日本,你是美利堅陸軍高級軍官中最適合遠征日本的的人選。”
思慮良久后,菲爾莫爾緩緩說道。
“遠征日本,也確實需要海軍的配合,但動用海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能否在不開戰的情況下,僅僅只倚靠武力威脅,脅迫日本當局開國”
聯邦政府的財政遠比梁耀想的還要糟糕。
菲爾莫爾既要日本開國,又要不開戰以節省軍事開支。
不開戰的情況下迫使日本幕府當局開國當然可以做到。
歷史上日本開國也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開國,美日之間也未爆發直接沖突。
但美日親善條約是在1854年3月31日,也就是佩里第二次叩關日本之時簽訂的。
佩里第一次叩關只是給日本社會帶來了震動,并未洞開日本的國門。
美日親善條約的簽署也不是很順利,為了簽訂美日親善條約,佩里和日本幕府扯皮了整整六周的時間。
梁耀可沒有心思和時間三番五次往日本跑,和日本幕府當局扯皮周旋。
能一次就解決的事情,沒有必要分兩次解決。
他也清楚日本人的秉性,天生賤骨頭,不給點物理上的教訓和威懾不會服你。
迫使日本開國,梁耀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菲爾莫爾爭取連任,他不想為下一任對他態度不明朗的總統做嫁衣裳。
當然,迫使日本開國,梁耀也是為了他自己能夠躋身美利堅軍界的更高層。
從中校到上校是一道檻,從上校到準將又是一道更高的檻。
準將這這一級別的頂層軍官已經不是靠金錢和旁門左道可以弄到手的了。
想要成為美利堅的將軍,必須要有實打實的大軍功作為墊腳石。
目前這個最合適的墊腳石無疑是日本。
“有這個可能性,不過以日本人狡猾的性格,他們很可能以種種借口和理由拖延時間。
我擔心等到日本開國的時候,您的任期就已經到了。”梁耀說道。
梁耀的話戳到了菲爾莫爾的痛點他并沒有一個完整的總統任期。
現在已經是1851年8月,1853年1月他就要參加總統競選,謀求連任。
而組織艦隊,前往日本,再到最終抵達日本,至少需要8個月,中途談判需要時間,回來也需要時間。
算起來,想要在自己的任期內完成日本開國一事,留給菲爾莫爾的時間非常緊迫。
菲爾莫爾當然不希望自己任內做的事情成為功勞落在下一任總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