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令美利堅當局顏面盡失,最后美利堅也并沒有因此而對西班牙展開特別軍事行動,雙方還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了這一問題。
誠然其中有南北戰爭后美利堅國力大損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19世紀,歐陸地區在全球的核心地位尚沒有歐陸之外的其它國家能夠撼動。
“是這個理。”沈葆楨點頭表示梁耀說的有道理。
恭親王也是考慮到大清和英法的外交關系問題才讓沈葆楨先到美利堅考察一番再做定論。
“不瞞沈兄,我在美利堅的造船界頗有地位,在造船業上也略有所成,沈兄要是愿意和美利堅合作興辦船政,我愿意出一份力。畢竟我也是華夏人。”梁耀說道。
由于梁耀的存在,沈葆楨對美利堅業更有好感,心里也更傾向于和美利堅合作辦船。
但他只是個從四品的漢臣,是否辦船政,和哪國合作辦船政的決定權不在他,而掌握在恭親王奕以及咸豐帝這些滿清高層手里。
他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在美進行認真細致的考察,研究和美利堅合辦船政的可行性,再向恭親王和咸豐帝匯報,并盡力在中間促成此事。
“我曾坐過賢弟造船廠造出來的軍艦,確實是好船,尤其是大膽級戰艦,可以無視風向,行駛甚速,艦上的大炮也很犀利,如若合辦船政,賢弟可否協助大清在大清國生產此船”沈葆楨目光熾熱地望著梁耀。
梁紹瓊前后從梁耀這里購置過一艘大膽級戰艦和數艘泥鰍船,沈葆楨和梁紹瓊又是好友,乘坐過梁耀的造船廠所造船并不奇怪。
“如果我的圣弗朗西斯科造船廠能夠參與大清國的船政,相關的造艦技術原則上是可以轉讓的,大清方面如急需戰艦守護海疆,我也可以先賣幾艘大膽級給大清應急。”梁耀表明了他的態度。
大膽級是1853年12月下水的產品,經過三年的生產,產能早已經不是問題。期間也根據用戶的反饋生產了許多改型。
不過大膽級再怎么改,終究是在一個千噸級的平臺上進行修修補補,潛力有限。
圣弗朗西斯科造船廠的重心早已經放在設計并生產三千噸級的大艦上。
大清沒有進行工業化,更沒有完整的造船產業鏈,也無心涉足遠洋,不會對梁耀的造船業構成威脅。因此梁耀愿意把相關的造船技術轉讓,從中攫取利益,從大清國的船政運動中分一杯羹。
反正這筆錢他不賺,日后也是讓英法德賺了去。
“如此甚好,我會將賢弟的話轉述給恭親王和圣上,此事若能成,對我大清有大有裨益。”沈葆楨說道。
“不知賢弟改日能不能帶我到兵工廠和造船廠參觀參觀”
“沈兄一路舟車勞頓,今日先在寒舍休息一番,明日我便帶沈兄到薩克拉門托兵工廠和圣弗朗西斯科的造船廠參觀。”梁耀答應了下來。
反正他現在在坐觀東部形式的發展,也有時間,不如就先帶著沈葆楨在加州參觀參觀。
這事要是能成了,少說也是數百萬兩白銀的項目。
“如此甚好。”沈葆楨大喜道。
梁耀見談得差不多了,便讓女仆送沈葆楨到客房休息。
“三叔,我聽說如今粵勇已經有五萬之眾,你現在可是大清擁兵五萬的重臣了。”
沈葆楨離開后,梁耀對梁紹瓊說道。
有些事情,他們叔侄二人也不便當著沈葆楨的面說。沈葆楨雖然開明,但現在終究還是大清的忠臣。
“雖有五萬之眾,但大半都是民夫,能作戰的也不過兩萬人,能打硬仗的部隊就更少了,僅有香字營、山字營、昌字營、勝字營、炮營和騎兵營的寥寥五千余人而已。”梁紹瓊搖了搖頭說道。
“再者,就靠朝廷那點又少,又不能按時發的軍餉,又如何養得起一支五萬人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