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軍一路高歌猛進,打到華盛頓城下,南軍內部也出現了分歧。
羅伯特·李以南軍剛剛經歷大戰,兵疲將勞為由,主張一邊休整,一邊逼迫華盛頓方面議和。
博雷加德則認為,南軍雖然疲憊,但剛剛打了大勝仗,士氣高昂,軍心可用,宜一鼓作氣繼續向北挺近,拿下北方聯邦的首都,擴大戰果。再者,南軍疲憊,難道剛剛遭遇慘敗的北軍就不疲憊嗎?
當然,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羅伯特·李仍對北方聯邦心存幻想,認為一旦拿下華盛頓,南北之間將結成世仇,再無回旋的余地。
羅伯特·李希望向北方釋放善意,以化解雙方的仇怨,和平分家,和平相處。
雖說論私人關系,梁耀和羅伯特·李的私人關系更好,但在這一問題上,梁耀則認為博雷加德是對的。
羅伯特·李的想法太過天真,薩姆特堡的炮聲一響,就注定了這場內戰是你死我活的爭斗,不決出勝負就不可能實現和解。
歷史上,第二次布爾溪戰役后,南軍一度有機會乘勝拿下華盛頓,波托馬克河南岸的南軍甚至清晰地看到了國會山的山頂。
彼時春風得意的南軍將士皆認為勝利已經在望,殊不知,這已是他們距離勝利最近的一次。第二次布爾溪戰役之后,面對卷土重來的北方聯軍,南軍再也無力將戰火燒到北方聯邦的領土上。
不知道多年以后,弗吉尼亞、佐治亞和南卡羅來納那些失去家園和黑奴的退役南方老兵,想起當年在波托馬克河南岸與北方聯邦首都華盛頓失之交臂,會作何感想?
“羅伯特這家伙真是又純粹又愚蠢啊。”梁耀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比之將戰場當做政治秀場的麥克萊倫,麥克道爾,羅伯特·李作為一名軍人,明顯要純粹得多。
然而這個時代太過純粹的軍人下場一般都不怎么好。
“說實話,我很擔心南北之間議和,如果他們實現和平,北方聯邦就能集中資源對付我們了。”克魯格說出了他的擔憂。
這也是梁耀最擔心,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我會想辦法給他們添一把火。”梁耀心下已經有了主意。
羅伯特·李是南軍的總指揮,博雷加德是副總指揮,如果雙方意見僵持不下,最終羅伯特·李的意見很大可能會占上風。
想要讓南軍繼續北上攻打華盛頓,只能從里士滿入手。
里士滿的激進派不在少數,尤其是南卡羅來納,佐治亞這些南方激進州的代表,他們提出的主張甚至不是打下華盛頓,而是一路打到紐約,甚至是打到波士頓去。
南方聯盟的總統戴維斯在面對羅伯特·李和博雷加德的爭執遲遲沒有表態。
梁耀推測戴維斯并非是不想打華盛頓,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說的直白點就是缺少軍費和軍需。
而這些,是梁耀能夠為南方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