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和拿破侖三世的意見達成一致,雙方使團接下來所要談的,無非是結盟的細節條款。
經過兩天的磋商修改,《美洲共和國與法蘭西同盟條約》最終在奧馬哈簽訂,美洲共和國與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締約結盟。
條約簽訂,接下來梁耀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搞錢了。
兩個運河項目,中部邊疆地區的開發,為南方聯盟輸血,與法國聯合研制新式鐵甲艦,縮小與英國海軍的差距。
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是吞金巨獸。
巴拿馬運河的項目可以暫時緩一緩,余下的四項無論如何都沒辦法緩的。
“美洲銀行可以拿出525萬共和國美元,這是目前我們手中能動用的最大一筆資金。”鄧文堯如數家珍般地說道。
“美洲集團,中央政府,洛杉磯市政府仍合計持有洛杉磯石化61%的股份,不過分紅得等到年關前才能下來。
戰前籌集的軍費倒還剩下752萬共和國美元,法國佬那邊催錢催得緊,不如先勻點軍費出來應急?”
蘇伊士運河公司35%(140萬股)的初始股份價值為7000萬金法郎,折算成共和國美元是876萬美元。
這一部分美洲共和國是用洛杉磯石化的35%股份置換的,不用額外籌錢。
梁耀得想辦法額外籌626萬共和國美元(5000萬金法郎)用于購買法國國債。
這是雙方結盟的條件之一。
作為回報,法國則會在北美的內戰中無條件站在美洲共和國一方,在美洲共和國需要的時候,盡最大努力促成美洲共和國與北方聯邦的停火。
“戰火未熄,后續中部邊疆地區的開發還要用到很多錢,軍費萬萬不能動。”梁耀否決了動用軍費的建議。
“美洲銀行的525萬共和國美元,是我留著應急的,最多只能拿出100萬共和國美元購買法國國債作為表率。剩下526萬共和國美元的法國國債,全部對公眾發行吧。”
中央鐵路公司(前加利福尼亞鐵路公司)已經規劃了奧馬哈-堪薩斯城,奧馬哈-蘇城市,得梅因-明尼阿波利斯,得梅因-定遠城,四條中部邊疆地區的鐵路干線。
初步估算,這四條鐵路干線至少需要投入680萬共和國美元。
如果將美洲銀行的525萬共和國美元全部用于購買法國國債,中部邊疆地區的鐵路干線工程勢必會受到影響。
因此梁耀還是決定美洲銀行先拿出100萬共和國美元穩住法國佬,剩下526萬共和國美元的法國國債缺口,直接面向公眾發行。
西海岸時期,民間早有購買法國戰爭債券的先例,對于法國國債,民眾的接受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只要時間充足,兜售完526萬共和國美元的法國債券還是可以做到。
如果法國佬實在催得緊,還可以讓怡和銀行、同孚銀行、波士頓銀行等其他美洲共和國大銀行再給法國佬湊一點爭取時間。
“我個人也出20萬共和國美元認購一點法國國債。”薩特也作出表率。
購買法國國債不是賠本的投資,薩特很樂意拿出20萬美元在梁耀面前刷好感。
“120萬共和國美元,怎么說也能穩住法國佬一段時間。”
“開辟新的稅源迫在眉睫,光靠發行債券,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建國伊始,梁耀就有了改革稅制,開辟新稅源的想法。
只是此前戰況緊急,這兩件事情一直被擱置。
現在中部邊疆地區的戰事已經進入到了收尾階段,終于有充足的時間考慮稅制改革,開征新稅兩事。
美洲共和國的稅制沿襲自美利堅合眾國,中央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同樣來自關稅,雖然關稅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沒有美利堅合眾國那么夸張。但占比也達到了%,接近一半!
其余的主要稅種有營業稅、提礦稅(礦權使用費)、中央政府或各級政府頒發的許可證費、工礦企業向地方政府繳納的物業稅、不動產的財產稅(主要在西海岸地區中大型城市進行征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