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西行記
葉支城內,方重勇麾下的安西遠征軍士卒,正在城中四處尋找木料,然后準備在熱海最西邊的湖岸邊建立渡口以及糧倉。距離葉支城不過兩三里地。
葉支城附近并無太多高大樹木,再加上希望將這座城重新軍事化起來,方重勇只能打葉支城城內“商鋪”的主意。
城內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攤位,都是用木料圍起來的。突騎施的官員根據攤位大小來收取商稅,每天收一次,誰占住位置就收誰的。
這些木料,恰好可以用來建渡口和糧倉。
反正都是“無主之物”,說拆也能拆。
“官爺,這鋪子不能拆啊”
葉支城內某個堆滿了瓜果的攤位跟前,一個粟特胡人大喊道,擋住前來強拆的銀槍孝節軍士卒。
為了“霸占攤位”他可是一口氣交了一個月的商稅,現在這錢沒人肯退給他
“這鋪子又不是你建的,你在那狗叫什么”
方節帥說損害他人財物要賠償,可沒說阻礙公務的人不能收拾啊對于棺材里伸手死要錢的貨色,這些丘八們的處事原則還是很分明的。
城門口還可以看到各色人群進進出出,但城墻高低不同,女墻早已消失不見,露出被風沙長期侵蝕后的不規則切面。
經過兩天的行軍,終于抵達了傳說中的碎葉城。看著面前殘破的城池,方重勇將雙手放在背后,忍不住長嘆一聲。
同時那里還是西突厥阿史那一族休閑玩樂的地方,雖然城池規模極小,在軍事上不值一提,但當地風景卻非常優美。
在大唐吊打蘇祿的過程中,因為沒有站錯隊,所以戰后得到了大唐的冊封,石國也沒有在那一次大動蕩中受到損害。
當年金絲凱亞的父親,同樣也是突騎施蘇祿麾下的部落首領,名叫莫賀咄吐屯,當時正占據著怛羅斯、柘枝城等地。
城墻有數里長數里寬的大城,在這方圓一千里的范圍內,規模絕對不算小了,甚至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我們方節帥說了,辦事造成了百姓的損失要補償。這張軍票可以在西域兌換絹帛,一百文的,正好是十天的稅金。”
城樓上沒有旗幟,城墻上隨處可見破洞,亦是沒有士卒守衛。
只不過阿史不來城如今同碎葉城一樣,也只剩下斷壁殘垣。
正因為如此,大唐對于碎葉鎮的管理,一直都是異常粗放,編戶齊民更是無從談起。就是想學中原地區,也不知從哪里下手。
葉支城會完全軍管,城池重建,作為安西遠征軍的橋頭堡
以及萬一失利后的最終退路
未勝先慮敗,方重勇已經考慮到了最壞的情況,并優化了糧道與后勤補給路線。
目前怛羅斯以東的各城,包括碎葉城在內,幾乎都處于廢棄而活躍的怪現狀中,典型的“有城無防”;
而怛羅斯以西的各城,目前多半還存留完好,城內有兵馬駐守,有官吏負責維持日常運轉。
“軍爺,我交了稅的啊,交了一個月,還剩十天呢這么多貨,你們拆了鋪子,我也沒地方可去啊”
貧瘠的土地,特色濃厚的本地產物,以及畸形發達的貿易,是它們的共同特點。
而俱蘭城再往西,就是前不久才被高仙芝派兵攻克的怛羅斯城了。
出了伊犁河谷往西,這些星星點點的勢力,分散得非常厲害,每一地能穩定糧食與水源的土地都十分狹小。這些綠洲,除了本地極為有限的幾樣特產外,其他的東西,幾乎是什么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