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銀槍孝節軍士卒將刀柄頂,住胡商的下巴質問道,語氣不善。
此時此刻,安西遠征軍主力已經北上奔赴碎葉城,王難得已經兵不血刃占領破敗不堪的碎葉城,并在城北,也就是碎葉北岸的羯丹山腳下屯扎。
既給軍票,又給拳頭。
這位粟特胡人好像有點腦子一根筋,用生澀的漢話辯解道。
方重勇在得知前方進展順利后,亦是帶著安西遠征軍主力前往碎葉城以北的安西遠征軍營地,與王難得會合。
當初大唐打擊黑姓可汗時,他曾出兵協助蓋嘉運破碎葉,擒吐火仙,因功獲,封“順義王”;但后來大唐看到黃姓突騎施坐大,轉而支持黑姓可汗后,莫賀咄吐屯卻依舊沒有看清形勢。
羯丹山即為突厥圣山,新的突騎施十姓可汗若是要名正言順上位,光有朝廷的冊封那是不夠的,還必須率部來到羯丹山腳下祭天,方可號令麾下部眾。
大部分本地必須品,都需要從外界輸入。
“這里就是碎葉城啊。”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不明就里的人,這座大城已經被廢棄。
為什么這些城池分布如此奇特,如此涇渭分明呢
其實關鍵就在于當年大唐滅突騎施蘇祿的那一場戰爭,怛羅斯以東幾乎所有城池,都在那一次毀于戰火。
說完,這幾位丘八毫不猶豫,將跪在地上的粟特胡人拳打腳踢了一番,這才招呼身后那些突騎施的人,過來將木料拆走。至于這一百文的損失,他們會找葉支城的突騎施守衛要回來的。
同時,他又分兵一部,命何昌期帶兩千銀槍孝節軍士卒,一路向西不要在碎葉城停下來,而是前出到當年赫赫有名的“阿史不來城”附近屯扎,以為大軍預警。
因此,現在的局面,就是黑衣大食與大唐這兩個大勢力,去爭奪西突厥衰落后河中地區的控制權。本質上說,現在蔥嶺以西那些西域小國的高層,基本上都跟西突厥貴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阿史不來城乃是當年西突厥王城,因毗鄰阿史不來河而聞名。此地盛產高品質綠松石,還不斷通過西域商賈賣到長安。
這是一場只有利益,無關正義的戰爭。
高仙芝之所以現在敢對石國動手,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莫賀咄吐屯堅定的站在黃姓可汗、莫賀達干一方。
這里頭的關系,當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非對錯一言難盡。只有像金絲凱亞這樣單純無知的女孩,才會認為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
阿史不來城西邊大約六七十里,就是同樣早已廢棄的俱蘭城;
他不過損失了十天的稅金,那模樣看起來卻跟死了媽差不多。粟特商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很久之后,這位銀槍孝節軍的士卒,才不情不愿的從袖口里掏出一張“軍票”,遞給對方,一臉嫌棄。
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如今留在葉支城的唐軍不過一千人而已,只為建立葉支渡口,轉運熱海那邊運來的糧秣而已。葉支城的重建工作也被提上日程,將來這些西域胡商都不許在城內擺攤,而是只被允許在渡口附近新設立的集市上擺攤。
附近到處都是亦商亦盜的西域各國商賈們以及他們的隨從,在水源補給之地慢慢聚集起來形成的集鎮,連基本的防護都欠缺,平日里突騎施也是隨便收一收商稅,并不參與集鎮的日常管理。
碎葉城建在碎葉河南岸的山丘上,碎葉河對岸的大山,就是突厥圣山羯丹山。在碎葉城里的人,終年能看到那白雪皚皚的山頂。
“當年高宗皇帝為了顯示大唐之國威,特意將碎葉城按照長安的規制,按比例縮小了建設。讓遠在萬里之外的西域之人,也能感受到大唐的強大與繁榮。
真是可惜了。”
方重勇身邊,隨身記錄軍令的錄事參軍封常清,滿是惋惜的說道。
“當年的大唐,認為大唐的鐵騎是沒有邊界的,所到之處,皆為王土。
如今的大唐,只是認識到了很多地方根本控制不住,還不如交給本地部族羈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