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帥進取之心,不問可知啊。”
封常清輕嘆一聲,自言自語道。
離蛟龍出海,只差一口氣了!一旦沖破井陘關,大軍直插河北腹地。這場叛亂在一年之內便可以平息!
甚至不排除一路直搗幽州,來個黑虎掏心,直接結束戰爭!
越是這個節骨眼,封常清就越是想替蔡希德做決定,希望對方不要看不清大勢。
他急得恨不得跳腳。
待封常清走后,蔡希德也沒有閑著,他讓親兵去了一趟近在咫尺的土門關,讓部將張孝忠前來井陘故關,與他商議大事。
張孝忠不疑有他,獨自來到井陘故關。蔡希德帶著他在井陘周邊的大山上散步,閑談之間,將封常清送來的幾封信交給張孝忠查看。
“將軍,孫孝哲若是回去告狀,只怕局面對將軍極為不利。”
張孝忠想都沒想,便十分篤定的說道。
“你說的我又何嘗不知。史思明必定會向皇甫大帥告狀,說我故意戰敗,跟官軍暗通款曲。
就算我能自證清白,但此前大敗,是洗脫不干凈的。一個無能的主將,不配鎮守井陘關。史思明若是背后使壞,某被投閑置散,是必然的。”
蔡希德長嘆一聲。
什么叫英雄氣短,這便是英雄氣短!
“你是我的親信,我被調走,你也很難落到好。三日之后,我打算前往方山和方國忠談一談條件。
倘若中計不能返回井陘,伱便主持大局吧。”
蔡希德拍了拍張孝忠的肩膀說道,眺望遠處太行山脈,只覺得江山如畫,波瀾壯闊!
“末將……唉!”
張孝忠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如他們這樣的河北本地派,其實對攻打長安,扶持皇子登基并無太大興趣。最大的念想,也不過是割據河北而已。
“蔡將軍,其實方國忠的建議,未嘗不能一試。”
張孝忠壓低聲音說道。
“噢?此話怎講?”
蔡希德頓時來了興趣。
“河北叛亂,將來若是平定,肯定要任用熟悉本地民情之人。將軍率先投誠,將來朝廷彈壓河北,必會首選將軍這樣的人。
這難道不比跟著皇甫惟明有前途?”
張孝忠是個實誠人,一句話就點出了蔡希德心中的幻想。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