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倘若一切順利,最后方清交還盧縣領兵退回汴州,那就請劉巨鱗也自刎謝罪!”
李白站起身,指著劉巨鱗大聲呵斥道。
有好戲看誒!
書房內眾人都看向李白,他們都知道,李白早年是做過游俠的,說出這樣的話來,其實也不算稀奇。
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看得起李白。
因為這件事的風向是明擺著的,高尚沒有出現在這里!
為什么高尚沒有來呢?
因為他的左臂,當年是被方重勇,也就是現在的方清所斬。
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與宣武軍合作。
李璘不讓高尚參會,其實本身的看法已經是昭然若揭了。
這也是韋子春敢于給李白站臺的原因之一。他比李白更懂人心,也把李璘看透了。
所以哪怕韋子春不站出來表態,也會有其他人站出來表態的。
李白是他們當中最傻的一個。
對于劉巨鱗的挑釁,李白實在是不需要那么激動站出來跟對方賭命。他不做聲即可,自然有人要站出來呵斥劉巨鱗。
果不其然,李璘麾下管軍務的李峴出列,對永王李璘叉手行禮道:
“殿下,如今的局面,我們不宜與宣武軍開戰。方清立場不明,卻也沒有對我們用兵,確實是可以爭取。不過是一個盧縣而已,借給他用亦是無妨。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劉巨鱗在此事上有私心,殿下不要被其蠱惑了。”
李峴這已經不是含血噴人,而是使出高級“陰陽術”在使壞。
劉巨鱗有什么私心呢?
李峴就是不說明白,走一個“莫須有”的套路。至于他為什么要說這話,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劉巨鱗當過刺史,頗通軍務,一直盯著李峴的位置,過去因為是李璘的親信幕僚,給李峴找了不少麻煩。
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看到你犯錯,我站出來推你一把落井下石,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吧?
“好了,不必爭吵了。”
永王李璘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書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
“這樣吧,李峴領兵五百,走一趟盧縣,與方清的銀槍孝節軍接洽,其他的不必多說了。”
李璘大手一揮,不想再猶豫了。
入冬后黃河河面結冰,會出現很多入冬后才方便渡河的地段。
河北叛軍到時候定會大舉南下,多點開花,這幾乎不需要多少軍事常識,便可以判斷出來。
誰敢說皇甫惟明不會打一個“迂回”呢?
對此李璘也很慌!
現在方重勇既然愿意打過河北,那么無論此戰結果如何,都會讓皇甫惟明焦頭爛額一陣子,都會讓李璘在今年冬天過得更舒服。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所以讓出盧縣給方重勇用一用,這點忙還是可以幫的。
很多時候,主公找幕僚征求意見,其實并不是不知道要怎么選,而是希望手下人能夠給出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讓他更加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