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其他小說 > 盛唐挽歌 > 第506章 文攻武赫

          第506章 文攻武赫(1 / 4)

          在河北,信都城是數得上號的大城,歷史極為悠久。西漢末年劉秀初入河北,處境極為艱難,便是靠著信都一郡,力挽狂瀾,最終才勉強拿下河北。

          此時此刻,冀州刺史蘇遏,正一臉緊張站在城頭。護城河南面不遠處,有幾個游騎鬼鬼祟祟在那晃悠。他們似乎是見信都城大池深不好對付,轉悠了一番便走了。

          “終于走了,走了。”

          蘇遏用袖口擦了擦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忍不住長舒一口氣,雙手扶住女墻,幾乎站立不穩。

          他是關中扶風人,當年便素有才名,在家閉門讀書。

          皇甫惟明搜羅天下不得志的有才之人入幕府,蘇遏也在其中。

          當了兩年幕僚后,蘇遏得皇甫惟明賞識,旋即外放冀州為刺史。當然,這其中免不了后者從中運作與推薦。

          由于他是皇甫惟明幕府走出來的刺史,當自家主公起兵造反后,蘇遏自然是積極響應。于是他還是繼續擔任冀州刺史,并坐鎮信都城。

          唐代都有“改名言志”的習慣,為了表示與“舊朝”,或者是某些人劃清界限,于是蘇遏改名為“蘇有德”,暗示“神器有德者居之”,此為天意。

          對此皇甫惟明很高興,給了蘇有德募兵之權,封他為“冀州都督”。蘇有德也不含糊,招募了三千團結兵,日夜訓練,由明威將軍李欽湊統一指揮。

          “使君,賊軍已經游蕩到信都,我等要如何處斷?”

          李欽湊走到蘇有德身邊,低聲詢問道。

          他有點看不起蘇有德,因為這位好像是手無縛雞之力,一點兵事都不懂。

          可是沒有辦法,蘇有德是皇甫惟明所屬幽州幕府出來的人,二者頗有私交,關系很好。換言之,李欽湊在冀州浴血奮戰皇甫惟明不見得能知道,但蘇有德背后打小報告說壞話,皇甫惟明則一定可以知道。

          所以哪怕李欽湊看不起蘇有德,也不得不恭順侍奉,心中是有苦難言。

          “賊軍會不會攻城?”

          蘇有德面色平靜詢問道,雖然他看起來還算鎮定,但發抖的雙手已然說明了一切。

          李欽湊搖了搖頭,非常肯定的答道:“絕不可能攻城,信都城高三丈,護城河深七尺,周長十八里。賊軍不過數千,要如何攻打如此大城?”

          如果以方重勇前世的眼光看,信都城的面積不值一提,隨便拎出來一個縣城城區面積都比它大。但以唐代城池的規模看,信都已經算是數得上號的大城了。

          若不是城池大,皇甫惟明怎么可能給蘇有德募兵之權?

          “不攻城就好,一旦攻城,難免生靈涂炭啊。”

          蘇有德假惺惺的說道,暗暗松了口氣。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走上前來,將一根綁著信紙的箭矢遞給蘇有德說道:“使君,這是賊軍剛剛射上城墻的信,請過目。”

          什么時候的事情?

          蘇有德一驚,不過還是保持著面上的淡然,伸手接過信紙。

          由于信都城很大,蘇有德不可能對四周的情況都了如指掌,他這邊沒看到敵軍游騎射箭,不代表信都城周圍就沒有這種事情。

          三千團結兵看似很多,但信都城大,如果死守,未必能守得住。事實上,就算這三千人都站上城頭,也只能稀稀疏疏的站一排。

          蘇有德深吸一口氣,將信紙從箭矢上拿下來,一目十行看完,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方重勇在信中說:為了避免冀州百姓生靈涂炭,三日后約戰蘇有德于信都母親河絳水故瀆。識相的就來,倘若不到,破信都后必殺盡冀州軍政官員。

          此河原本是絳水舊道,北魏時改道,又成為漳河支流。絳水故瀆是《水經注》中的說法,信都本地叫“絳水”“嵐水”的,什么名字都有。

          絳水故瀆是信都城南面防御的一部分,距離信都南門僅數里地而已。要說遠,還真不是很遠。

          去,還是不去呢?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新小說: 帶著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閑的都市怪談生活 穿成四福晉后我過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無為(科舉)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戰:從亮劍開始的批發帝國 三角洲行動:拐一只麥小鼠回家 讓你當書童,你替少爺科舉中狀元 靳總的隱婚甜妻又上熱搜了 末世后,偏執狂大佬她洗心革面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