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到自己細胳膊細腿的,蘇有德瞬間便絕了帶兵出城的念頭。
“你自己看吧。”
蘇有德輕嘆一聲,將信交給李欽湊。
后者看完,一臉疑惑看著蘇有德,似乎是在醞釀情緒。
半晌之后,李欽湊才用盡量平和的語氣建議道:“使君不必理會此獠的威脅便是,方賊乃是孤軍深入,此刻不過虛張聲勢而已。”
蘇有德失望的搖了搖頭說道:“信都城高池深,自然是不懼賊軍攻城。但冀州棗強縣已然陷落,武邑、阜城、武強、堂陽、南宮等地皆城小少兵!冀州都督是要保冀州之安危,而非是信都一城之安危啊!”
李欽湊只管帶兵就完事,但作為“冀州都督”的蘇有德,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如果冀州大亂,他們啥也不管。哪怕最后能守住信都,蘇有德這官也當到頭了。
現在地里的青苗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熟,如果讓方重勇和銀槍孝節軍在冀州隨便浪,搞得人心惶惶。
到時候秋收了,誰還有心思去田里收割呢?誰知道收割好的糧秣,是不是便宜了別人呢?
蘇有德只是不會打仗而已,對于民政和管理地方還是很熟悉的,他要是沒點本事,那也不可能進皇甫惟明的幕府。
由于皇甫惟明起兵速度很快,實施的政策也比較平和,再加上河北之前并不是戰區。
所以各州刺史,多半都是如蘇有德這般的民政官員。
很多甚至干得相當不錯。
可如今戰火已經燒到河北,這些人就有些控制不住場面了。
“使君,信都兵馬,守城尚可。倘若出城,如何能與邊軍中選拔出來的銀槍孝節軍對抗?”
李欽湊差點給蘇有德跪了,這位腦子不清楚的刺史,竟然還想帶兵出城與銀槍孝節軍打野戰,他到底是在想什么呢?
“反正隔著河,河水又未結冰,半渡而擊不行么?”
蘇有德小聲問道。
一時間李欽湊竟然急得說不出話來!
因為蘇有德這話槽點太多,破綻太多,讓他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只能說打仗這樣的事情,只能跟同行討論軍略。跟一個外行解釋,那是怎么也解釋不清楚的。
“使君,您或許有韓信之能,白起之威,但下官是沒有的。
若要與那方清對決,使君自去便是,下官負責守城。”
李欽湊撂下一句狠話就走了,氣得蘇有德渾身顫抖。
然而令人沒有料到的是,第二天就出了大事,前一天還在賭氣的李欽湊瞬間就萎了。
府衙書房內,蘇有德將一封戰報直接塞到李欽湊胸口,暴喝道:“你自己看看!”
戰報上寫著:信都東南面的武邑縣,被方重勇麾下的銀槍孝節軍攻破。縣令和縣尉被“禮送出境”,直接送入了信都城內,已經下獄。而武邑縣的府庫被打開,和棗強縣的情況一樣,賊軍給本地百姓放糧,發兵器以及軍服等。
方重勇還送來一封信,告誡蘇有德不要給臉不要臉。若是不肯赴約,他們便一日破一城,把信都周邊各縣縣城都拿下。
不要以為裝死不派人接洽,就可以當做約定不算數。
“怎么辦!你說要怎么辦!”
蘇有德氣得,不,應該說嚇得渾身發抖,只好把怒氣撒在李欽湊身上。
李欽湊也是沒料到方重勇猛成這樣,一日破一城,這話他也真踏馬敢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