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風陵渡停泊的船只不少,足夠一萬多大軍渡河到對岸了。
此刻天色將黑未黑,方有德找了個熟悉水性的船家,帶著李嘉慶等人,劃船到對岸的某個臺塬上,親自觀察戰場情況。
朝西面遠遠望去,果然如他所料,皇甫惟明麾下的河北叛軍主力,正在圍攻華陰城。其軍帳延綿到潼關,長度不下數里地。雖然此刻還未天黑,但營地內外都點燃了火把。
規模雖然不小,看起來防守比較松懈。壕溝箭塔之類的玩意一個沒有。
畢竟,在皇甫惟明看來,潼關以東幾乎不可能有敵人前來,修這些玩意純屬浪費。
“大帥,敵軍不備,我們的機會來了啊。”
李嘉慶面露喜色。
大家都是帶兵打仗的人,很多粗淺的戰場形勢,一看便能知道個七八分了。
傳言說李二鳳初次上陣的時候,就能通過觀察戰場形勢,判斷敵軍虛實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李家人吹牛。
方有德一言不發的抱起雙臂,凝視著華陰城的方向,沉吟不語。
似乎是在權衡利弊一般。
看到他不說話,李嘉慶也不好打斷他的思路,只好也跟著不說話,現場氣氛頓時沉悶了起來。
很久之后,似乎天色都暗下來不少,方有德這才長出一口氣道:“現在出手,本帥并無必勝把握,還得再等等。”
聽到這話李嘉慶一愣,他已經很久沒聽到方有德說這種模棱兩可的話了。
按照以往的習慣,方有德經常性的表態就是“放心”“賊軍插標賣首”“你一旁看著便是”之類的豪言壯語。
“大帥是覺得皇甫惟明麾下的部曲比較難打么?”
李嘉慶疑惑問道。
方有德擺了擺手說道:
“非也,以前即使不勝,某心中亦是準備了退路可走。
而這一次,若是不能勝,后果不堪設想,故而患得患失。
賊軍前幾日下雨不能攻城,現在距離開始攻城肯定不過兩三日,尚且有不少氣力沒有發泄。
以我們時常攜帶七日干糧的習慣來看,賊軍現在的存糧,恐怕還有不少富余。
這個時候動手,哪怕是出其不意,皇甫惟明也可以從容指揮調度。
我們占據先機卻兵少,勝負在五五之間。起個大早卻趕晚集的事情,本帥是不做的。
所以啊,還是得苦一苦李光弼,拖著這些賊軍多拼點消耗。
待賊軍已經精疲力盡了,我們再出手,可以一戰而定。”
方有德難得跟李嘉慶解釋了一大通,這下就連旁邊的李懷光都聽懂了。
“大帥,到時候務必要以末將為先鋒破敵!”
李懷光抱拳請戰道。
“好說好說。”
方有德看著日落的方向,那一輪紅日漸漸隱沒于地平線,喃喃自語說道:
“等這一戰打完,天下的大局,就該差不多定下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