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微微點頭,跟李筌一唱一和。
李璘有“僚機”,他也有呀!而且這個僚機同樣很能說。
“天子暴虐無道,節帥怎么可以助紂為虐?”
韋子春質問道。
“誒,話可不能這么說呀。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李琩再暴虐,他也是登基了的天子啊。
連永王殿下都不肯為父報仇,不肯舉起義旗撥亂反正,我等臣子又怎么能站出來呢?
拿著朝廷的俸祿,多少也要為朝廷辦點事,這才是忠君之道吧?”
李筌不緊不慢的替方重勇解釋道,語氣平靜而隨和,卻是讓李璘和韋子春二人一拳砸在棉花上。
李璘這才察覺,他有件很關鍵的事情沒有做,那便是:發討逆檄文。
不發檄文,外人怎么知道你究竟是個什么態度?
不發檄文,你爵位雖然是永王,但官職卻是朝廷任命的天平軍節度使呀!
藩鎮便是為了拱衛中樞而設,你心里怎么能想著造反呢?
以忠君的角度來看,你應該無條件擁護李琩才對啊!
如若不然,你現在就該發討逆檄文,與朝廷割袍斷義!
現在李璘沒有發檄文,無論他內心怎么想的,對外人怎么說的,都不能代表他秉持著討伐朝廷的想法。
連檄文都不發,你說個雞兒說啊!
李筌這番話可謂是一針見血,把方重勇不方便說的話都說了出來!
現在轉了一圈問題又回來了。
李璘正是為了發檄文,才需要方重勇的鼎力支持,無論是精銳的銀槍孝節軍,還是宣武鎮六州,都可以極大加強他的實力。
然而,不發檄文,方重勇又表示不知道永王在此商議“大事”,究竟只是發發牢騷呢,又或者只是隨便鬧著玩呢?
依舊不肯表態鼎力支持。
這樣就陷入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循環。
韋子春與李璘再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
事情果然朝著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在發展。
方重勇就是油鹽不進,只要李璘不給承諾,他就一直打太極,不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這時候,誰求著誰,誰離不開誰,就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方重勇的選擇很多,而李璘的選擇卻很單一,除了宣武鎮和銀槍孝節軍外,他真的沒有太多選擇。
誰更弱勢,一目了然。
其實,哪怕方重勇再傻,他看到李璘帶著幕僚來了登州,也明白誰更著急了。
既然已經來了,那肯定是李璘更急。無論這場談判李璘耍什么花招,都無法掩蓋這一點。
“方節帥,如今大唐正值生死存亡之秋,請你務必助孤一臂之力,撥亂反正,除殘去暴,重現大唐榮光啊!
得你之助,孤便立刻舉起義旗,發檄文討逆!”
李璘俯下身,對著方重勇深深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殿下快快請起。”
方重勇連忙上前將李璘扶了起來。
他握住這位皇子的雙手說道:“弒父殺君,倒反天罡。李琩失德,不配為天子。某與銀槍孝節軍眾將士,宣武鎮治下百姓,皆愿意奉殿下為主,高舉義旗,討伐無道朝廷。”
成了!
李璘與韋子春繃著的臉立刻化開了,二人皆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