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方重勇威懾的心理作用,永王李璘對于開封城的印象很差,甚至可以說極為厭惡。
低矮的城墻,繁榮的商業,熱鬧的渡口,接踵摩肩的人群,都與李璘所期盼的“皇家威嚴”相去甚遠。帶著一股難以形容的市儈氣息。
更可怕的是,這里是方重勇的老巢。他的親信,家人,朋友,軍隊多半都聚集于此。
如果以后翻臉了,這些人足以將開封城控制得嚴嚴實實的,想想就讓李璘后背發涼。
所以這位永王殿下的選擇也很明確,他在接風宴上敷衍過一番后,便帶著高尚和一眾幕僚,離開了開封縣,來到了開封縣南面的陳留縣暫住。
方重勇欣然同意,并讓管崇嗣帶兵護送永王一行人前往陳留。
李璘讓韋子春在開封縣公干,負責雙方聯絡,并協助方重勇修筑醞釀中的“汴梁城”。
在都城修建完成前,除了登基的必要步驟外,李璘都不會再返回開封縣了。
對此方重勇也是不以為意。李璘那幫鳥人離得越遠,他這邊辦事反而越是可以隨心所欲。
永王和他手下那幫幕僚,還沒有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心中對盛唐還有些幻想,還端著架子不肯放下來。
方重勇也樂得這些人繼續做夢。
回到開封城內已然無人居住的家中,方重勇一推開門,就感受到那種無法描述的冷清寂寞。
畢竟,家里連個出來歡迎的人都沒有。
王蘊秀她們已經搬到了亳州譙縣還沒返回汴州,妻妾之中懷孕的不少。就連方大福方來鵲父子也在那里。
沒了人,家也只不過是閑置的屋舍而已。
雖然鄭叔清安排了幾個下仆天天在打掃,又有團結兵守衛四周,院落和房間里都非常干凈,也沒發生過被盜賊光顧的事情。
但這里就是一片死寂毫無生氣。
連方重勇身后的親兵,都感覺到自家節帥確實是生活樸素。
稍稍安頓好屋舍戍衛后,方重勇讓人準備了一壺酒,獨自來到書房里面查閱近期送來此地,以至堆積如山的信件。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坐在桌案前的方重勇,想起《儒林外史》中的開篇詞,忍不住一陣長吁短嘆,頓時沒了辦公的心情。
一個人追求功名利祿,最后成了孤家寡人,是不是這就是“得到恍如失去”的真諦呢?
有點惆悵,有點無奈,有點彷徨,但無路可退。
方重勇很清楚,他現在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無論前方有什么擋著,都要將其一腳踢開!
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這殘酷的世道依舊有親情有愛情,有惺惺相惜之情,唯獨沒有同情。
誰軟弱,誰就會死!
正在心思惆悵之時,臨時擔任宿衛長的何昌期走進書房,對正在拿著一本兵書隨意翻看的方重勇抱拳行禮道:“節帥,外面有個腳夫求見。”
“腳夫?確定沒看錯?”
方重勇將兵書放下扔到一旁,一臉疑惑問道。
汴州渡口的一個腳夫來找自己……想想有點不可思議啊!
“回節帥,確實如此。”
何昌期老老實實的答道。
“那就帶進來吧。”
方重勇輕輕擺手,沒有太當回事。這位腳夫大概是來求籠罩,打算進銀槍效節軍的。
不一會,何昌期將那位中年人帶到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