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雙目直視大聰明,讓人不敢拒絕他的要求。
“屬下一定盡心盡力為節帥辦事。”
大聰明抱拳行禮道,一臉激動的樣子。想下跪卻是被方重勇給攔住了。
“不是盡心,而是以后你只為本帥一人辦事。除了我以外,任何命令,你都可以不聽。”
“得,得令!”
大聰明激動得全身顫抖。
“嗯,知道就好。”
方重勇微微點頭,其實他只是在未雨綢繆罷了。
大聰明跟銀槍孝節軍完全沒有任何聯系,甚至他本身就是渤海國的貴族,在大唐都沒有根基!
離開了方重勇,大聰明便什么都不是,也不可能投靠其他人,更無法獲取其他人的重用與信任。
這道防火墻,便是防著將來麾下那些丘八之中,有人圖謀不軌。
將來的事情,誰知道呢?現在忠心耿耿的人,將來有了更多利益的誘惑,就能保證他們不反叛么?
方重勇一點也不敢高估人性。
現在愿意把心掏出來給他的忠臣猛將,未來也很有可能在與方重勇聯姻后,站在他子嗣那邊。
能說這是他們不忠么?一切都是利益使然。
“去吧,此事不必聲張。”
方重勇擺了擺手,大聰明行禮后便退出了書房。
方重勇站起身,眼睛盯著掛在墻上的汴梁城規劃圖,心中盤算著李璘登基后,應該實施的一系列舉措。
軍事上,要拔掉洛陽這顆釘子,將其“讓給”關中朝廷。這樣一來,為了漕運的安全,官軍勢必要占據河陰縣,甚至是在黎陽建立橋頭堡。
不這樣的話,無法保證漕運的絕對安全。
但朝廷卻是把自己的兵力向外部署了,并且拉長了補給線。
而銀槍孝節軍則不會染指這些地方。
這是非常精妙的一步棋,如果走好了,就能在鄴城附近,形成一個對朝廷與河北叛軍來說都很難受,卻又不能放棄的緩沖區。
汴州這邊幫誰,誰就能贏!
現在截斷運河漕運,是為了將來關中朝廷收拾掉李寶臣后,再將其放松,有限度的放開。吃不飽餓不死那種。
方重勇并不希望一鼓作氣打到關中去,那樣進展太快,就是給李璘做嫁衣。
慢慢的規建汴梁城,便是要從根子上控制首都。這是方重勇試圖改變天下格局的一種嘗試,他不愿意走中唐的老路,更不愿意走初唐的回頭路。
汴州沒有關中那種超級大豪強,便于方重勇實施各種改革措施。如今天下大亂,各地都已經出現戰爭對于民間經濟的破壞,只是或多或少而已。
只要再有一兩次戰略決戰,各方勢力試圖統一天下的節奏,就會慢下來了。各方都會處于那種進攻不足,防守有余的狀態。
方重勇覺得這便是自己培植勢力的好時機。
進入這個階段,戰爭的勝負就要看后勤,以及管轄之地的硬實力了。
怎樣發展生產,怎樣發展民生,怎樣實現政治穩定,怎樣在強兵的同時減小對于民生的影響,諸如此類,就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未來不再是誰最能打,誰就能橫著走的時代。
要不就是某個政權曇一現,撐個三五年后,統治者就得身死族滅。
“無大格局者,無以開創新時代。”
方重勇長嘆一聲,他并不像外人看起來的那般胸有成竹,他看到的問題要更遠更深一些。
“新時代,便是要讓更多的人成為國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