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你還知道這個么?”
方重勇大驚,他原本還準備“發明”一下曲轅犁呢,沒想到已經被人發明出來了。
“揚州向朝廷進貢的貢品里面有這個,不過關中那邊不太好用,就都丟庫房里面了。”
劉晏一副無所謂的態度。
曲轅犁是不錯,但比較適合在水田里用,適合開荒,不適合在大面積的旱地使用。也就是說,它是水稻產區的必備之物,但在非水稻產區,特別是大平原的小麥產區,作用有限。
“現在能買到么?”
方重勇詢問道。
“可以的吧,揚州有工坊專門做這個。”
方重勇點點頭,現在雖然經濟發達的是北方,但是揚州地區的手工藝水平,也是全大唐頂尖的存在。
“定制一批吧,然后在汴州仿制,推廣。”
方重勇對劉晏吩咐道。
曲轅犁最大的先進之處,便是為小面積土地,以及地形復雜的水田提供了開墾利器。有了曲轅犁以后,從前一些邊角料的閑置土地,也可以用曲轅犁來翻土了。
以至于說很多人都認為曲轅犁改變了中國農耕的基本生態。
“得令。”
劉晏拿出紙筆,將這個命令記下了。
“毛驢,石磨,石舂臼這些牲畜和大號的農具,各州各縣,都要準備著。以租賃的方式為土地不多的百姓提供便利。使用毛驢要花錢,使用石磨等物不收錢。
發展生產是最重要的事情,比經商還要重要。”
方重勇告誡元結等人說道。
一個節帥,無論他多么閑。要管的事情,不過是打仗而已。
那么方重勇為什么要去關心農事呢?
因為這是作為“帝王”的必修課啊!現在用不上,以后一定會用上的。
造反不用掛在嘴邊,慢慢把帝王的必修課,一項一項的修好就行了。
只有關心農事,才能理解這個時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化,不會鬧出一兩銀子一個雞蛋的笑話。
在了解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土地政策。
而土地政策,關系到國家存亡興衰!
方重勇暫時還不打算祭出“均田”的牌,而是想在農具上做文章。
因為他已經通過調研知道,同樣的人,同樣的土地,在使用農具的情況下與不使用農具的情況下,產出是完全不同的。
世家大族在某地落戶以后,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把該準備的農具都備齊。再配合他們代代相傳的農業耕種技術,很快便能在當地嶄露頭角。
比如說同樣是麥子,僅僅脫殼的麥飯,和磨成粉發酵后制作的麥餅,吃起來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賣出的價格也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是粗劣飯食,后者是貴族專供。
地主們往往只需要通過“食品再加工”,就能從中賺取大量的農產品利潤。
換言之,同樣重量的麥飯與麥餅,價格可能差五倍都不止!
所以,農具,尤其是那種大型的,不能搬動的農具,往往是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其重要性甚至不在土地之下。
官府不方便隨便均田,卻可以提供“農具租賃”的業務,從根子上抹平“食品再加工”的剪刀差。
這樣一來,便在無形之中減緩了社會矛盾。
“節帥,這個數量如果大了,需要很多錢。”
劉晏小聲提醒道。
“錢不夠的,找當地的良善之家要,讓他們為父老鄉親出一份力。那么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留著做什么呢?”
方重勇拍了拍劉晏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