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帥會提前派人在滎陽城外圍修建營寨,以逸待勞。”
說完方重勇又接著將軍情簡要的介紹了一下。
這一戰很特別,因為情報顯示,李寶臣在滎陽以東的兵馬不多,且非常分散,但控制的地盤卻很大。
這也就意味著,兵力密度非常低,容易被逐個擊破。
所以時間就是獲勝的唯一要素。簡單說,就是采用分進合擊的方式,以最快的時間掃清敵軍外圍。
一旦這些縣城獲得了河北叛軍的增援,那么此戰在第一階段,就已經失敗,根本不必進入第二階段。
接下來直接打汴州保衛戰就行了。
“何昌期攻打滎陽、管城;
王難得攻滎澤與河陰;
至于原武、陽武這一路,封常清領亳州兵拔之。
諸位,你們有沒有問題?”
方重勇面色肅然,沉聲問道。
“我等謹遵節帥號令!”
眾將齊聲高呼道。
“好,那就依計行事,都去準備一下。
計劃隨時都有可能更改,以最新的軍令為準。”
安排好了各路將領該做什么,方重勇站起身,準備離開。
明明關中那邊的作戰計劃是大雪開始,為什么方重勇硬是把自己這邊的行動,提前了如此多的時日呢?
答案是:他要把寶臣大帥的主力,吸引到滎陽附近,讓對方在這里跟他形成對峙的局面。
鄭州是大平原地形,唯有滎陽以西的“豁口”處,是通往洛陽那邊的狹窄通道入口。也只有這里才能形成對峙。
此戰之后,洛陽雖然方重勇不打算拿到,但鄭州、滑州、濮州乃至南面的許州,他都是打算收入囊中的。
這些地盤都是汴州的外圍,將來可以打造一個“汴州經濟圈”,以大大小小的河流為支脈。這是方重勇的戰略構想。
這個思路跟他前世的“鄭州經濟圈”類似。
要是沒好處,方重勇又何必給關中那邊的人做嫁衣呢?
只有把李寶臣大軍主力吸引到滎陽這邊,并且讓對方“久攻不下”,這樣才能讓關中那邊的兵馬順勢接管洛陽。
再不濟,也能創造戰機。
方重勇覺得只要能搞定李歸仁,此戰贏面就有九成以上。
剩下的那一成失敗概率,便是關中的軍隊掉鏈子,壓根不出擊,就壞菜了。
可是現在能做的事情也做了,顏真卿也確實派顏杲卿來信誓旦旦保證了。
要是再出問題,可就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怪不得方重勇了。
不是有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么?
眾人離開之后,方重勇將岑參叫到了府衙書房,打算對他面授機宜。
看到對方躍躍欲試的模樣就知道,岑參建功立業的心思已經拉滿了。文人不都是有著“一張嘴勝過十萬兵”的幻想嘛,岑參也不例外。
這次的任務,正好合乎心意。
二人落座之后,方重勇給岑參倒滿了一杯酒。
“李歸仁當年在幽州的時候,跟史思明是有仇的,一直都關系很差。
所以當初河北賊軍在分兵的時候,史思明為一路人馬,皇甫惟明親率一軍,李歸仁便是在其賬下猛將,獨當一面。
現在李歸仁南面是跟我們面對面,北面還有史思明這只餓狼在虎視眈眈。
他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