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正常情況,沒有外力干擾的話,本帥以為李歸仁是不會那么心甘情愿,聽李寶臣擺布的。
畢竟,他保存實力才是第一要務。
怕就怕出現意外,所以才需要你走一趟鄴城。”
方重勇對岑參介紹了一下李歸仁的基本情況。
從常理上說,這一位到時候應該是要袖手旁觀的。
只不過嘛,凡事都有意外,誰也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于所謂“常理”。
七七為命,終缺其一。
古人認為七七四十九就是天命,加上剩下那一個,正好湊足五十。而這個“一”,就是天命之外的變數。
這也是為什么說話的時候別說得太滿,否則會被打臉的原因。因為世上總有些奇怪的事情發生,在預料之外。
戰場上知道進退得失的統帥,總要加些自保的手段,才能安心帶著兵馬進攻,而不用擔心后路被斷。
“節帥,其實這件事說好辦也挺好辦。”
岑參面帶微笑,對著方重勇擺了擺手,看上去很是輕松的模樣,似乎一點都不為此行河北而擔心。
方重勇好奇問道:“莫非你已經有了對策?”
“然也!
下官先去一趟幽州,和史思明談談投靠朝廷的事情,約定我們一起攻打李歸仁,替朝廷收復失地。
節帥給他寫一封親筆信就行了。
史思明這人奸猾,必定會蒙騙下官,寫一封回信,說些漂亮話。
他極有可能打算到時候火中取栗,能騙我們一時就騙一時,反正對他來說沒有壞處。
然后卑職拿到這封信,直接交給李歸仁看看就好了,根本不需要過多去勸說。
相信到時候李歸仁知道要怎么做的。”
岑參摸著下巴上的小胡子嘿嘿笑道,當年的神童之姿盡顯無疑。
媽的,文人肚子里的花花腸子就是多啊!
方重勇忍不住感慨嘆息,聽完岑參的計策,他覺得自己已經不用給李歸仁寫親筆信了,直接給史思明寫一封就行了。
畢竟,把史思明的回信給李歸仁看,比交出方重勇的信效果更好。
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因為李歸仁肯定知道,他跟史思明不對付已經不是一兩天了。
這種“離間計”,屬于是陽謀的范疇。
史思明所占地盤跟方重勇不接壤,遇到對方派人來招降拉攏的情況,肯定是能騙就騙,能哄就哄。
反正漂亮話說了又不掉塊肉,又不用真的付諸實踐。
所以幾乎可以肯定,史思明在收到方重勇的親筆信后,一定會寫一封“熱情洋溢”的回信。
等雙方控制區接壤后,史思明該下狠手的時候,也一樣不會手軟,事后說不定還會嘲笑方重勇是個傻子。
這就是人性啊!
李歸仁不知道方重勇和史思明寫信時說了什么,他只能看到史思明說兩家約定攻打李歸仁挺好的。
史思明覺得自己不可能真去打,但李歸仁也會這么認為么?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本來本帥還擔心岑判官去河北會有危險,現在看來,是大材小用了。”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跟岑參碰了一下杯子。
這一戰,他的把握更大了,因為李歸仁的行為已經可以預判,大差不差。
“哈哈哈哈!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岑某怎么能閑著呢!”
岑參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也是同樣的開懷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