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猛然意識到:在場眾人或許已經把嘩變的控鶴軍與李懷光恨到骨子里了,希望馬上就能把那群亂臣賊子都搞死。但想要將這場叛亂徹底撲滅,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起碼,平叛時間不是按天算的,至少也要按月來算。
“顏相公,我們可以去汴州。”
郭子儀從嘴里吐出一句話來。
“我們擁戴永王殿下入關中登基,這是最快恢復秩序的辦法。”
郭子儀頓了頓,環顧眾人說道。
“絕對不行!絕對不能去汴州!”
顏真卿猛的一揮手,語氣嚴厲。剛剛說出口,他又擔心激怒郭子儀,于是無奈嘆息解釋道:
“永王殿下在汴州,被方清控制,形同傀儡。且不說此行能不能成功,就說李寶臣盤踞洛陽與河陽三城,汴州就不是個好地方。
控鶴軍與李懷光的事情,是一個教訓。若是擁戴永王,只怕將來還會有變生肘腋之事發生。
況且,就算方清將來愿意擁戴永王,他的部下也未必肯。之前方大帥麾下的控鶴軍從不講什么條件,方大帥隱退后,不也變成這樣子了么?”
顏真卿一臉沉痛說道。
方重勇是什么想法,他早就摸透了。
從個人角度出發,顏真卿覺得方重勇懷有異心,確實是情有可原。畢竟,基哥干的那事,只要是個人就會想自保。方重勇只要沒有自己稱帝,大肆屠殺李姓宗室,那么他就不算什么亂臣賊子。
但從國家大義來說,顏真卿不能接受李璘成為天子以后,還被方重勇如同玩偶一般的擺布。
這種事情已經超過了他的底線。
“唉!那這件事就難辦吶!”
郭子儀長嘆一聲,不說話了。
他只是個提建議的,很多話不好聽,卻也是事實擺在那里,不是說某些人不喜歡就可以當做不存在的。
顏真卿愿意聽就聽,不愿意聽就算了。
如今的世道,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忠”與“奸”往往都只有一線之隔。
比如說方重勇,你說他是擁兵自重倒也沒問題。但只要他還沒打出篡位自立的旗號,你就不能說他是個“奸臣”。
再比如說李璘麾下的謀士,他們為李璘出謀劃策,顯然為了也是擁戴李璘登基。而李璘現在不過是個藩王而已。
那他們是忠還是奸?
評判的標準開始變得模糊起來。
亂世之中,權力會自動向有能力的人手中聚集,這是明擺著的。
方重勇如果不抓權,無以掌控地盤,就會有人替代他,干一樣的事情。
至于說永王李璘是個傀儡……此前在長安的李琩,又何嘗不是個傀儡呢?
在郭子儀看來,無論如何,要先恢復國家的建制,讓一切都走上正軌再說。至于說方清一家獨大的問題,到時候他想玩權術斗爭,自然會有人站出來跟他斗,那都是以后的事。
只不過顏真卿完全是從“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顯然是跟郭子儀這種“實用派”談不到一起去。
顏真卿認為一開始的時候,“準天子”都沒掌控到權力。那么登基以后,也必定受制于人,這是屬于先天不足。
“李光弼是王忠嗣義子,方清是王忠嗣女婿。若是顏相公不愿意扶持永王殿下,那李光弼必定會投方清,跟我們分道揚鑣。”
郭子儀滿臉無奈說道。這句丑話,他不得不說在前面了。
眾人默然,郭子儀的話沒有什么不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