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也只能這樣了。那現在該如何應對呢?”
李寶臣有些喪氣的詢問道。
“李光弼部糧秣肯定不多,他看到此番沒有機會,一定會渡過黃河去河陰縣。
士氣可鼓不可泄,這口氣松了,再帶兵來攻河陽三城就是說笑了。
李歸仁看到大帥沒有攻打宣武軍大營,自知沒有機會,一定會按兵不動。方清再想說服他,恐怕也不太容易。
到時候,大帥一邊命安守忠領兵一萬攻潼關,一邊下官也會去宣武軍大營游說方清,試探虛實。
待攻破潼關后,大帥只需留李惟簡守洛陽,留李惟岳守河陽三城,大帥親率大軍主力前往長安即可。
可暗示安守忠,破長安后大掠三日。待大帥入城后,先將其治罪,再命其戴罪立功。
如此,關中可定。”
李史魚湊過來小聲說道。李惟簡和李惟岳都是李寶臣之子,忠誠度是沒什么問題的。
李寶臣微微點頭,心中暗道:此計思慮周全,深合我意,李史魚果然是我身邊股肱之人。
“那就照此辦理吧。”
寶臣大帥把李史魚扶住,再次聽勸,放棄了攻打宣武軍大營的想法。
聽到這話,李史魚松了口氣,這才察覺自己已經嚇出一身冷汗。
踏馬的總算是勸住了。
寶臣大帥的思維,常常就跟脫了韁的野馬一樣,得時時刻刻盯著才行。
李史魚心中暗暗后怕。
……
寒風呼嘯,大雪飄飄。雖然是白天,卻依舊讓人感覺黑云壓城一般,地上一片干凈的雪白,反射的光芒,令人感覺不適。
以及壓抑。
宣武軍大營的木墻上,方重勇正拿著一支“千里鏡”,觀察西面的動靜。
“節帥,沒有動靜。末將上午走了一趟孝義橋,地上連馬蹄印都沒有,李寶臣根本就沒有出兵。”
方重勇身旁的何昌期有些急躁的說道。
“沒理由啊,我都露出這么大一個破綻了,李寶臣怎么會不來呢?”
方重勇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語說道。
他用了一招當年董卓用過的計謀。白天大搖大擺的派人去河陰縣,晚上再讓他們偃旗息鼓悄悄返回大營,周而復始。
如此一來,就會讓李寶臣產生一種“敵軍在分批次增援河陰縣”的錯覺。
與此同時,他再將營地內的旗幟適當減少,造成一種“營內軍士銳減”的跡象。
然后派人通知李光弼和李歸仁,只要李寶臣帶兵攻打宣武軍大營,那兩人就立刻動手!
李光弼肯定會聽他的,但為什么李歸仁也會聽他的呢?
因為方重勇承諾,事成之后,將洛陽讓給李歸仁。并將長安發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告知對方了。
他非常確信,李歸仁一定會擺李寶臣一道的。就算不動手,至少也是兩不相幫,絕不可能配合李寶臣。
李歸仁暫時沒動,那是因為李寶臣也沒有動靜。
只要李寶臣動了,李歸仁會怎么選,那是明擺著的。
方重勇在城墻上一等就是一天,直到天黑,李寶臣也沒有帶人來沖擊大營。
“節帥,李光弼派人來問,什么時候動手。他們快要沒有糧草了,今夜不動手的話,明日他們便會退到華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