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法?”
一看標題,劉晏就陷入了沉思。
“官府一口氣沒收了很多大戶家的土地,起碼是對半砍了,一定會有人不滿的,而且這些人數量還不少。
新頒布的農田水利法,以未來汴梁城周邊地方為選定范圍,開鑿運河支流,引渠灌溉。
參與開渠的家庭,便可以擁有水渠沿岸的新田使用權,根據開渠工作量的多少而定。一戶最多十畝封頂,無論有沒有佃租在身的,都可以參與。
具體細則,你好好參詳一下。如果開新田補償贖買田的方式可以推廣的話,便在其他各州推廣。
先試驗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如何。”
方重勇正色說道。
“此法有道理,可以一試。”
劉晏微微點頭說道。
官府收大戶的田,不是要把大戶的人全都逼死,而是要打斷土地兼并的勢頭。
這個是不能不做的事情。
而開漕渠,開新運河,開新田,則可以緩解大刀闊斧改革帶來的陣痛。
換句話說,不至于說把人給逼得上吊。
大戶們不見得能開新田,官府的政策不是為這些人準備的。但是大戶家中的佃戶開了新田,有了土地,則可以自然而然的消減大戶們兼并土地的能力。
家中沒有那么多的佃戶,也就維持不了那么大面積的土地了。大戶們就算想鬧事,也沒人愿意跟著他們起哄。
此為釜底抽薪之法。
農田水利法,很明顯可以增加汴州百姓參與農耕的熱情。這是一種典型的刺激生產,鼓勵農耕的政策。
運作得好,效果不可估量。
“節帥,這汴梁城建起來以后,了不得啊。”
劉晏忍不住感慨道。
城雖然還沒開始建,但是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已經是在超前布置了。
設立的分運河,顯然有護城河的性質,也跟城中水源和城中運輸有關。除此以外,這些新開墾出來的良田,都是有灌溉水系的,糧食的產出可以保證。
這些政策是為了什么準備的呢?
就是為了給將來規模驚人的汴梁城提供糧食的!
劉晏精通經營之道,一看方重勇的種種規劃,就知道這些都是圍繞著新都城的經濟民生打造的。
水源、交通、糧食、人口、住所等等,都在規劃之中。
待城墻建好的那一刻,新城便能水到渠成一般,矗立于多條運河交匯的黃金地段。
其影響之大,要以百年來計算。
“汴梁城無漕運之憂,也不必將糧秣辛辛苦苦的送到長安。
將來每過一天,節帥麾下的軍力便要強上一分。
下官以為,節帥將來或許已經不需要定都長安了。”
劉晏若有所思的說道,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方重勇的思路,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他看到的長安的頹勢,以及先天缺陷。
關中是個死胡同,已經承擔不起龐大帝國的首都。關中無論怎么樣都繞不開漕運艱難。
僅僅糧食匱乏就是個大坑。
既然承擔不起,那索性就不要承擔,直接廢了便是!
劉晏隱約猜到了方重勇的謀劃,長安城似乎并不是方重勇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甚至都可能不在計劃之中!
他的膽子,還真是很大啊。劉晏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
在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關中擠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提前謀劃其他的布局了。
這或許不是一個最優的答案,但一定是一個另辟蹊徑,值得期待的新答案。
“對了,本帥還有一點小小的想法。”
方重勇又從鎮紙
上面寫著“五畝菜園法”。
“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