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臣點點頭,他也覺得,現在要出兵把控鶴軍收拾一頓,才能讓某些人看看,誰才是爹。
上次控鶴軍在長安掃蕩了一番后退回鳳翔府,可是把關中本地人得罪得死死的,特別是長安的大戶。
雖然李寶臣的做派,也未見得比李懷光好多少,但他終究還是在扶持李琬上位的,而且沒有殺皇帝呀!
比起李懷光,寶臣大帥也變得慈眉善目起來了。
好和壞,那都是比對出來的!
“不如,打著為已故天子李琩報仇的旗號出兵鳳翔府,這也算是師出有名了。”
李史魚繼續建議道。
李寶臣想了想,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總覺得這種事情好像有點……荒誕。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如此。
一個奚人,被傀儡天子賜姓為李,又扶持著傀儡天子進關中,幫另外一位傀儡天子“報仇”。
對于這種荒誕的事情,李寶臣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打贏了控鶴軍,也算是為本地世家大戶們出了口氣。這是一個梯子,大帥到時候便可以跟他們坐下來談談。
到時候,這盤棋就活了。”
李史魚言之鑿鑿,顯然是有全盤的計劃。只不過他作為一個文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度的,也是有前提的。
打贏控鶴軍,便是唯一的前提。
這需要李寶臣能撐得起大局,也是對方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的最重要階梯之一。
避是避不開的,躲也是躲不掉的。
“明白了,本帥即日起點齊兵馬,進軍鳳翔府。”
李寶臣壓抑著內心激動的心情,緊握雙拳說道。
其實在他看來,控鶴軍早已元氣大傷,不再是當初那支戰勝過皇甫惟明的雄師勁旅了。
李懷光帶著八千人進長安的時候,另外一部分人,在得知此事后,便自行脫離了控鶴軍。
為首的,便是李忠臣父子。他們本就不是方有德的心腹,更是跟李嘉慶父子不熟。
李忠臣帶著本部人馬去了河東,如今不知去向。
李懷光之父李嘉慶因為控鶴軍的叛亂,氣急攻心而病故。
等李懷光帶兵回鳳翔府后,與鳳翔府的守軍又是一波內斗。
寶臣大帥感覺,區區控鶴軍殘部,收拾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這一仗怎么可能會輸?
之前不收拾,是因為他要恐嚇關中本地大戶。只要控鶴軍還在,李懷光還在,長安城內的人,就需要他李寶臣的軍隊來維護。
要不然,控鶴軍可以天天來長安劫掠。
只不過如今看起來,這一招似乎也用到頭了。
“你且在長安等候,待本帥破敵之后,你便可以大刀闊斧的改革弊政了。”
李寶臣忍不住冷笑道。</p>